• 102阅读
  • 0回复

足迹深深——记共产党员、贵州省农科院综合所所长李桂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01
第3版()
专栏:

足迹深深
——记共产党员、贵州省农科院综合所所长李桂莲
新华社记者 杨锡玲 郭丕霄
四十二岁的共产党员、汉族女助理研究员李桂莲,被贵州省布依族聚居的罗甸县人民称赞为“红水河畔的女财神”。她不说空话,尽干实事,跑乡串寨,给少数民族传授科学种菜技术,走到哪里,就把科学、文化传播到哪里。

1981年5月,一向没有种菜习惯的罗甸县出了一件新鲜事:沙井寨有人卖自己种的番茄,一个有半斤多重。这一“新闻”传到县领导的耳朵里,他们半信半疑,决心查个水落石出,如果真有此事,那可是为全县人民开辟了一条富裕之路啊!
查的结果,他们发现了一个深深的足迹。
1979年,一位中年妇女不声不响地来到城关公社沙井大队,找到党支部书记王汉祖和四个有文化、有实践经验的农民,说服他们组成一个科研小组,在半亩地里播下了番茄良种,第二年结出了累累果实,大的一个竟有半斤多重。试验地无形中成了普及科学技术的课堂。附近的农民都来观看。李桂莲趁此机会热情地向他们宣传科学种植技术。有些农民当即要了种子回去,第二年结出了沉甸甸的番茄,高高兴兴地拿到街上去卖。
县领导得知这个情况后,如获至宝。这年秋天全县召开干部会,邀请李桂莲去介绍种植早熟蔬菜的经验。县委、县政府还派出农业局局长到贵州省农科院,要求派李桂莲来罗甸,创建早熟蔬菜商品基地。

发展早熟蔬菜,很快使布依山寨富起来了。新河村农民王世文兴奋地指着新修的一栋别墅式楼房和各种家用电器对记者说:“这些都是这两年购置的,种菜使我们发了财。去年早熟蔬菜一项就收入五千多元,今年扩大了早菜面积,收入至少也有七八千元。”
据统计,全县1984年早菜种植面积已经由1979年的半亩地发展到五千多亩,总产量一千六百多万斤,总产值达一百六十二万元。今年的种植面积又比去年增加50%,此外全县还种了九万多亩西瓜。
几年来,李桂莲为这里的农民带来了六七百万元财富,为千家万户的餐桌上增加了三千六百万斤早熟蔬菜。由于菜地大都是昔日的荒山坡和冬休闲田土,所以没有影响粮食生产。

几年来,李桂莲为罗甸县培养了一支永远不走的科学技术骨干队伍。她白天在地里忙,晚上编写适合农民的通俗易懂的教材。人们翻山越岭,从四面八方赶来听李桂莲讲课。有些妇女背着娃娃,一听就是几个钟头。几年来参加早熟蔬菜培训班的将近三千人次。目前全县已经建立起由五百多农科户组成的同广大群众密切联系的农科网。
1981年10月,初中毕业的布依族妇女胡天英从早熟蔬菜培训班带回李桂莲送给她的蔬菜良种。紧跟着,李桂莲又赶到她家,从育秧、移栽到田间管理,都是手把手地教她。第二年,胡天英的早菜获得丰收,收入达一千一百多元。
附近的农民一个接一个上门向胡天英学习技术。有人劝她,不要把技术传出去。但是,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说:“李桂莲来这里传授科学技术,不是为了我一家人发财,而是为了大家共同富裕。”育秧季节,她把要种菜的农民请来,一面讲,一面做给大家看。每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种菜的关键时刻,胡天英几乎天天从早到晚到各家各户去指导。
李桂莲在学术上也取得了成就。她不但提前一年完成了原来制订的科研课题,还写了五篇学术论文和五万多字的《罗甸早熟蔬菜栽培技术》的教材。她在罗甸总结的种植早熟蔬菜的经验,已开始在贵州省一些地区推广。

龙坪镇马草寨村村长罗建国,原是全县有名的赌棍头。他所在的寨子70%以上的男人过去都染上过偷赌的恶习。罗建国曾因赌博被劳教。他看到邻近的白龙寨农民用李桂莲的技术种菜开始富裕起来了,自己的心也动了。李桂莲讲课或田间指导时,他也挤在人群中聚精会神地听。1982年,他开始种植早熟蔬菜,尝到甜头后,又带动其他赌棍种菜。由于他改掉恶习,积极参加劳动,又善于经营管理,被群众选为村长。
在沫阳区,人们高兴地带我们参观当地过去有名的二流子蒙泽勇在河边新开的一亩多菜地。这块地曾使他们夫妻破镜重圆。过去蒙泽勇又偷又赌,他爱人坚决要和他离婚。李桂莲的“二传手”胡天英主动上门做工作,耐心地教给蒙泽勇种植早菜的技术。他看到胡天英每年早菜收入上千元,于是专心一意地种起菜来,两口子有了共同的语言,感情也和好如初了。
李桂莲就是这样用默默的工作和实际行动改变着社会。她使赌棍不赌,使过去一些“人无厕所畜无圈”的落后村寨盖起了厕所,修建了畜圈。她还使祖祖辈辈不读书、不买书的山乡农民涌进了书店的大门,成为书店农业科技柜最大的顾主……
在罗甸山山寨寨,李桂莲深深的足迹,将永不磨灭。
(新华社电,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