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鱼翔浅底——访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02
第3版()
专栏:

鱼翔浅底
——访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本报记者 龚达发 沙市报记者 邱声鸣
您也许不知道有个长江水产研究所,可是,如果您品尝过味道鲜美的荷元鲤,以及被称为“非洲鲫鱼”的尼罗罗非鱼,一定会有美好的印象。这两个优良鱼种,就是这个所造福人民的数十项科研成果中的两项。长江水产研究所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沙市。这是一个成果累累的科研所,主人介绍说,建所二十多年来,他们先后承担了国家科研项目五十多项,已取得三十多项科研成果。其中四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两项获国家农委奖,十五项获部、省科技成果奖。
1978年,这个所从国外引进一批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的尼罗罗非鱼,并且很快驯化、繁殖成功。第二年,他们就主动把全国各地水产部门的同志请到所里,毫无保留地传授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并且无偿提供鱼种。几年时间,这种鱼从长江“游”到黄河,“游”到黑龙江,“游”到海南岛。去年,全国尼罗罗非鱼产量达一亿斤。
最近几年市场很受欢迎的一种头小、体肥、肉嫩的鲤鱼新品种——荷元鲤,也是长江水产所的科研人员花了多年心血培育出来的。成为全国淡水养殖重点推广项目,推广到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去年,他们培育的三杂交鲤又通过了鉴定。这项科研成果在世界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还有中华绒螯蟹放流试验的成功,中华鲟人工繁殖的成功……这些成果无不凝聚着长江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心血。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他们取得了这么多的成果,工作条件、生活待遇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走进实验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的情景:走廊里摆满了各种科研仪器、设备。不用说,这是从实验室里“挤”出来的。每间十几、二十平方米的实验室,不仅要供科技人员做实验、搞科研,而且还要安置好几张办公桌,供开会、学习、写论文用。科研手段更不用说了。由于缺少先进仪器设备,不少科研项目延误了时间,甚至无法开展。图书室从1965年以来没有扩大过,数以万计的图书挤在几十平方米的书库里。我们侧身走进书库,许多新购的书无法上架,堆在一起,堵住了进出的门。
多少渔场由于应用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得到他们的技术指导,经济效益几倍、十几倍地增长;多少养殖专业户用他们提供的优良鱼种,成了万元户、十万元户。可是,创造这些科研成果的科研人员,生活十分清苦。所里的同志告诉我们,现在全所科研人员家庭平均收入,低于所在城市沙市市的平均水平。取得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尼罗罗非鱼,国家专门颁发了引进、驯化、繁殖、推广奖。说来您也许不信,直接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每人只分了二十元奖金!研究所属中央单位,很多工作中央有关部门不管,地方管不了,两头靠不上,科研人员夹在中间吃亏。
他们没有怨言。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着。知识分子是可敬的,“后天下之富而富”的思想,早已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同时在采访中,我们不时想到,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今天,上级主管部门如果更多地关心科技人员,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好一些的工作、生活条件,他们不是可以更好地工作,向人民奉献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