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着重培养工科学生的能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07
第5版()
专栏:教育

着重培养工科学生的能力
清华大学 孙建纲
高等工科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业务规格,应该是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比较系统而扎实的基础理论,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设计、运算、实验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并对本专业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新发展有所了解。这些要求,可以归纳为一个公式,即基础理论——实践训练(包括教学实践、工程实践和科学实践)——成长能力。目前,大家普遍感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缺陷,教学工作中单纯灌输知识的现象比较普遍。而要增强学生的能力,必须通过学生亲自的实践。要使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高级科技人员的培养目标,必须实行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
高等工科院校实行教学与科研、生产结合,必须抓好以下三个层次的结合点:
一、高层次的综合型结合点(主要为研究生学位论文、本科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二、中层次的单科型结合点(如教学和专题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题、专题研究等);
三、低层次的普及型结合点(如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生社会科技咨询服务等)。
这些结合点,分别安排在不同年级,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层次愈高,教学与科研、生产结合的程度也愈高。
对本科生而言,毕业设计(论文)是这种结合点的最高层次,其综合性也广。清华大学把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恢复高考以来,清华大学三届学生四千余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先后完成了一千八百多个课题。这些课题继承了1958年以来的传统做法,即绝大多数与现实的科研、生产任务结合,在达到教学培养要求的同时,不但促进了全校的科研、生产,也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当前工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做出贡献。例如电机工程系承接了“长江电力系统电源及输电方案论证”这样大型、综合的任务。他们投入十位教师指导十八个学生,切块分工,密切配合,在四个月内取得满意的结果。这些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大多数是科研、生产的硬任务,把完成这些任务与培养学生能力结合起来,就能充分发挥这个重要结合点的作用。
学生在参加这个高层次的结合点的实践以前,一般要参加几个中层次结合点的实践。这些结合点大致有:①课程设计,可与小型工程任务或实验室建设任务相结合,使学生初步接触生产实际,锻炼分析工程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自动化系就尝试过在专业课程设计中让学生既解决一批自动调节仪器设备的改装,又训练工程设计的能力;②生产实习,要求学生在到工地、企业进行实习的同时,为工地、企业解决一些技术专题,如热能工程系就尝试过在实习中一方面调查热能利用情况,一方面为某企业的全面余热利用提供了有益的资料;③科研专题,它是高年级学生的一种选修课,如精密仪器系三个四年级学生,自己动手研制了一个多功能微处理机系统,完成了硬件接口和相应的软件工作,这个专题稍加整理、提高,就是一个有一定水平的毕业设计。这些中层次的结合点,虽然是配合一次课程设计、一次生产实习、一次实验或一次选修课的教学要求而进行的单科性结合,却在学生学习期间有由低到高的连贯性,由浅入深的渐进性,以及从设计、实验到工程技术的多样性。这样就连续而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实际、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机会,比较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为进入高层次的毕业设计训练打下基础。
至于普及型的结合点,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组织——学生科技协会主办的群众性课外科技服务活动进行的。
这三种类型的结合点,由低到高,循序渐进,是高等工科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一个统一整体。当然,培养学生能力,一是抓基础理论,一是抓实践训练,二者缺一不可。学生只念书本是培养不出高级科技人才的。必须既加强基础理论教育,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坚持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让学生较早地接触生产实际,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