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当心失去八百里秦川水利优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10
第2版()
专栏:来信

当心失去八百里秦川水利优势
陕西关中的八百里秦川,目前拥有四个百万亩以上的大灌区和数以百计的中小型灌区,井、渠、塘、库基本配套,灌溉面积已发展到一千四百多万亩。优越的水利条件,历来是这里作为“粮仓”的一个重要保证。
最近,我们由西而东穿行八百里秦川,沿途看到一些水利工程正在损坏,不少机井已经报废,还有些地方干、支、斗、农、毛等各级渠道不配套,农民守着水浇不上地。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整个关中平原,因工程损坏,去年有效灌溉面积减少六十多万亩,而且还有继续减少的趋势。今年气象部门预测陕西将从多雨年份进入少雨年份,如果这种现状再继续下去,一旦遇到大旱,八百里秦川的水利优势就无法发挥,全省刚刚出现的粮食收支平衡的局面也可能失去。
农业部门、水利部门和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现在水利工程已经从以建为主进入到以管为主,而国家投资仍是过去的老作法:新建项目可以安排资金,老灌区改造列不上项目;仅有的一点水利经费,在包干下拨后,有的地方政府并未完全用于水利,而挪作他用了。不少需要维修甚至更新的设施,都无钱去办。宝鸡峡灌区、东方红灌区抽灌面积都在五十万亩以上,机械设备严重老化,管理人员随时都担心发生问题。八百里秦川每年新修机井不过一千眼,而报废的却达几千眼;年平均增加水库库容不过二三亿立方米,近两年还没有增加,淤积却达一亿立方米。管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比建工程更重要。
面对这种现状,一些地方的水利部门正通过改革探索解决的途径。宝鸡县鸡山水库管理总站,全站只三十个职工,从1982年开始,他们十六人负责灌溉和工程维护,另外十四人利用水、塘、坡、机械、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综合经营,先后办了发电站、鱼种场、水电工程队、饲料加工厂等七个小型企业,去年综合经营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94%,不仅解决了全站人员的工资、奖金、办公费用,还拿出三万八千元维修工程。今年他们又从积累中拿出近万元维修五公里主干渠和衬砌一公里支渠。岐山县去年通过乡村集资十三万多元,共维修各类渠道一千四百多条,新修三百多条,使灌溉面积增加八千多亩,并且做到分水有闸,引水有门,量水有堰,群众浇地费用从每亩二三元降到一元五角。这些事例说明,即使在国家水利投资比较少的情况下,只要思想上重视,认真进行改革,着眼于挖潜,防止人为破坏,管好用好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是完全可以办到的。当地各级领导应该把水利管理工作真正提上议事日程,切不可贻误了大事。
本报记者 乔雪松 本报通讯员 江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