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在“香”字上做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10
第2版()
专栏:

在“香”字上做文章
本报记者 刘桂莲 魏亚玲
福建漳州,又名“芗城”,因花开四季,香飘千里,处处芬芳而得名。这里有全国闻名的水仙花、玉兰花,有多种多样的香草、香树叶,有荔枝、香蕉、菠萝、龙眼等八大名果。漳州人说,他们这里“日日有花开,月月有果熟”,是一个可以在“香”字上大作文章的好地方。
在调整工业结构的过程中,漳州市的干部认真地进行了分析。他们摆出了这里的资源、交通、技术和资金情况。这四项中,其中三项没有优势,但是在“香”这一点上无论是花香,还是果香,却是得天独厚的。花果之乡丰富的物产为发展香料、罐头、饮料、酿酒、蜜饯、制药等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从这点出发,漳州确定了自身工业发展的重点是食品、香料为主的轻工业。这些工业又具有耗能少、投资少、效益高的特点。
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优势,给漳州带来了切实的好处,漳州百花香化妆品厂就是一例。这个厂的前身是个磷肥厂。几年前,磷肥的销路下降,濒于关门的境地,全厂上下着急。上海一家化妆品厂的经历给他们启发,漳州的优势在于搞药用化妆品。他们选用漳州特有的名药“片仔癀”生产的“皇后牌”药用珍珠霜,对祛斑、青春痘具有特殊疗效,产品打进了北京、上海、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产品供不应求。这个一百多人的小厂,1981年的产值三万六千元,去年达到三百三十万元,今年预计可以突破一千万元。近年来,漳州市以花果为原料的工厂已发展到二十几家,产值占漳州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从全国来讲,漳州发展食品、化妆品的基础并不好。然而,因为路子对,指导思想对,他们发展的速度却是快的,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起步虽晚,起点却要高。这是漳州发展香料食品工业时,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他们不仅考虑国内市场,也考虑国外市场,一开始就立足于外向型,要多出口,多创外汇。这样的起点,决定了他们的产品一定要创优、出新。
漳州酒厂生产的红灯牌荔枝酒,六十年代风靡世界,被称为“中国的香槟酒”。到七十年代,世界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荔枝酒销量下降。该厂根据市场的变化,选用酸度较大的荔枝品种,生产出糖分低、酸度大、有水果风味的荔枝汽酒,既是酒,又是清凉饮料,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成了新的名牌,1983年正式投入大批量生产。
漳州重点发展以香料、食品为主的工业的路子走对了。看来,选准路子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举足轻重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