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蓬莱“新八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11
第8版()
专栏:

蓬莱“新八仙”
赵先勋
蓬莱阁,建于登州丹崖山上,号称丹崖仙境。据说,“八仙过海”故事中的八仙,就是在蓬莱阁喝醉了酒,才各显神通,飘然过海的。千百年来,有多少游子墨客慕名前来,吟诗刻石,访古觅仙;但有谁真的遇到过“仙人”?
不要说神仙踪迹了,就是那海市蜃楼,也极难遇到。苏轼在登州任太守期间,以见不到海市蜃楼为恨事;蓬莱阁上的导游姑娘小刘到蓬莱阁已经两年多了,至今还没有见到海市蜃楼呢!
尽管如此,可四面八方的游客,仍然蜂拥而至。小刘告诉我,如今蓬莱阁的游客,比啥时都多。过去,是外地出差人来的多,如今,本地人来玩的也多了。特别是城市的个体户、农村的专业户,手里钱多了,抽一两天出来散散心,有多惬意!烟台地区开放以后,海外来的游客也多了。
说来也巧,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遇到个熟人。此人姓陈名亮,是蓬莱阁下长裕村的党支部书记。他那个村,过去穷得令人心酸,如今却富得让人眼馋。陈亮其人,胆大心细,很有些谋略。在蓬莱,人们把陈亮这样的能人,叫做“新八仙”。
陈亮这么个大忙人,怎么也有空儿来蓬莱阁闲逛了?我刚想细问,发现他身边还有外宾,只好简单谈了几句就分手了。我向陪我来的县里的同志细一打听,这才知道:陈亮眼见烟台市对外开放了,心里又有了新主意:要与外国商人洽谈生意!有人劝他:“外国商人,鬼精。咱们?抖一抖,全身往下掉土末末。小心,别让人家熊了。”陈亮不以为然,说:“一回生,二回熟,谁一生下来就会做买卖?”
话虽这么说,洽谈之前,陈亮还是分外用心——毕竟不是去小市买萝卜土豆嘛!他请来有关部门的高手当老师和参谋,狠下了一番功夫。他,已到中年,头一次做了一套西服,穿戴起来,还蛮精神!
洽谈那天,陈亮开着村里的小轿车,直奔宾馆。说实话,开始心里还真有点敲小鼓,可是,几个回合下来,紧张情绪就烟消云散了。现在,他已经从容自如地陪着外商逛蓬莱阁来了。
后来,我又见到陈亮时,他踌躇满志地告诉我:“现在,我正谋划着,再跟别的外商洽谈,看看能不能到咱开发区去干个合资项目。”这位“新八仙”,还真有些新见识呢!
在蓬莱阁下,我还结识了另一位“新八仙”。他叫王福成,是蓬莱阁下凤凰村的党支部书记。凤凰村盖了全县最高的凤凰宾馆。客人住在凤凰宾馆,临窗西望,蓬莱仙阁尽收眼底。宾馆的工作人员,都是凤凰村的农民,纯朴热情,服务周到,颇受好评。有位外国专家在凤凰宾馆留宿之后,十分满意,还特意面见王福成,深表谢意。
我向王福成问起宾馆的生意。王福成说:“咱市对外开放了,还愁没有客人?守着蓬莱阁,盖宾馆,发展第三产业,象种铁杆庄稼——旱涝保收。”
王福成耿直豪爽,热情好客,很有山东好汉的味道。他平常话语不多,但说起蓬莱阁,话匣子就打开了。他见我对蓬莱阁很感兴趣,游兴未尽,就主动提议陪我重游蓬莱阁。他是守着蓬莱阁长大的,对蓬莱阁十分熟悉。哪块方石是后补的,天后宫里海神娘娘原来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等等,都能讲得有声有色。他还指着蓬莱阁后的仙人桥告诉我:传说“八仙”就是从那桥下过海的……
我凝望着仙人桥下清风鼓浪、海天苍茫的景色,不禁想到:蓬莱“新八仙”不是也在过海吗?不过,他们各显神通所要过的海,是中国农村贫穷落后之海。当年叶剑英同志游蓬莱阁曾有诗:“蓬莱士女勤劳动,繁荣生活即神仙。”蓬莱“新八仙”不正是这样的神仙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