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扬鞭须去养马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11
第8版()
专栏:

扬鞭须去养马岛
宋世民
有关养马岛的古老传说,在胶东妇孺皆知。公元前219年秋天,秦始皇出京东巡,曾来到今日牟平城北。始皇帝翘首远眺,只见正北海面上峰峦叠翠,草木兴旺。一路之上,他见东疆边土,山青水秀,粮草丰腴,只是马匹不及塞北健壮,不但难能应付战事,就连东巡换乘,也无得意良驹可选,遂即封此地为“养马岛”。
如今,当中国历史写到经济改革的新篇章时,人们突然发现这里蕴藏着惊人的希望和前景。
你看,黄海波涛,在嬉闹喧哗中,将岛北崖下礁石群雕琢成千姿百态。这儿流急水活,浪峰礁谷中栖息着无数海珍品,有螃蟹、对虾、嘉吉鱼,还有牡蛎、海螺、“天鹅蛋”,特别是养马岛的黑刺参,被列为海参家族中的“王后”!岛前,蔚蓝的海水边沿,是平展无垠的沙滩,阳光下,黄澄澄的细沙,象一匹闪亮的软缎,飘成一个柔软的弧形。在它的极尽处,宁静的海天之间,陡然冒出一片墨绿丛林,如同浮在大海深处的一朵莲蓬,那就是蚌岛……岛东端休养区内,平房红顶映绿树,高楼古色泛幽香。“龙门港”隐居西峰口下,由此登船,西望烟台芝罘,东取威海、成山,北去天津、大连。
人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养马岛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激励着思念进取的养马岛人的心。为开发养马岛,开创八十年代经济建设新局面,县长孙德汉在常委会上逐条摆了海岛的优越条件,提出能不能“得月”,还在“人为”。这位在改革浪潮中新上任的县长,是个三十七岁的大学生。但他不是满腹经纶的书生,而是胸有韬略的实干家。为了省去出入海岛的舟楫之难,他带领人们修起了接连南北的十里长堤,为进一步开发养马岛开辟了通途。他在岛上不仅修过坝、挖过塘,还亲手教会小学生在海边插红柳,为今天的环海公路,撒下两条绿荫……三十四里长供水线急待开挖,十八万棵树苗要应季入土……资金不足,劳力紧张,他就带领全体机关干部,扛起铁镢,开展义务劳动,用满腔热情,去开发沉睡的古老乡土!
清亮亮的自来水流进了小岛,绿油油的小树在节节拔高,养马岛变得更美了!一些单位相中了这块宝地,在这里建起了休养所。现在,已有十五个单位签订了投资建设合同,养马岛上现代化的新建筑正在逐日升高,鳞次栉比。
两千年前的秦皇,就想在这山青水秀的岛上养马,可直到今天,它才变成了现实。年轻的孙县长眼光可远了:他要在岛上建一座大型的赛马场,用体育来推动旅游事业……如今,建在昔日碱滩上占地二百多亩的全国第三大赛马场,马上就要建成了。一群群膘肥体壮的蒙古马,已经奔跑在养马岛绿茵茵的草地上;一个个骠悍健壮的马术队员,正在加紧驯练,准备迎接今年十一月在这里举行的全国马术比赛。待到那时,全国马术精英荟萃此地,得得的马蹄声,人们的欢呼声,将给养马岛增添多少新的生气!
扬鞭须去养马岛。登上养马岛,只须看一眼那栩栩如生的岛徽,你便会心潮汹涌。那汉白玉雕凿的奔马,凌空飞腾,一往无前,不知疲惫,致使观赏者隐隐感到,风在耳边呼啸,大地在脚下奔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