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也谈“考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12
第3版()
专栏:快语

也谈“考验”
马学理
不知自何时起,知识分子入党大都“好事多磨”,非经几年、十几年、以至几十年的考验不可。可能是因为知识分子出身于非工农家庭者多或社会关系一般比较复杂,非三年五载不能调查清楚;或是因为书读得越多就越善于“伪装”,非十年八年不能辨其良莠。久而久之,“考验考验”成了一些搞组织工作的同志的一句“口头禅”,知识分子入党难,居然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某国家机关一位中年女工程师,自六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后,一直积极要求入党,“文革”前和“文革”中都曾作为“锻炼”和“考验”的对象下放山区,回京后在工作岗位上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甚至因为外出接受“考验”,孩子遭不测、老人住医院,无暇顾及,也毫无怨言。最近,上级要派一部分干部到基层帮助工作,虽然她上有年过七旬的公婆,下有不满五岁的幼女,领导上仍决定让她去,理由是:她最近又写了入党申请书,应该再去“考验考验”。
当然,要发展一名合格的党员,需要一定时间和一定过程的考验。但是,对于那些长期要求入党,思想和工作都不错的同志,为什么“考验”起来没个完呢?即使真需要考验,难道一定要从他最近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之日才重新“正式”开始吗?
“左”的影响不消除,“考验考验”这类障碍是排除不掉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