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湖南和平解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12
第5版()
专栏:学点革命史

湖南和平解放
1948年7月,程潜在南京竞选国民党政府副总统失败后,回到湖南,任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是湖南省醴陵县人,早年参加同盟会,为国民党元老。北伐战争时,程潜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林伯渠任党代表。抗日战争时期,他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和天水行营主任等职,拥护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时,程潜和毛泽东主席曾互相拜访。
程潜回湖南时,湖南城乡人民正在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工委)领导下,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和“反征粮、反征兵、反征税”运动。程潜没有镇压群众运动,撤销了“湖南省勘乱建国动员委员会”,并且办了一些得民心的事。省工委对程潜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程潜是一位爱国将领,一贯受蒋介石和桂系排挤,是可以争取的力量。于是,决定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在省工委书记周里直接领导下,首先由小组负责人、湖南大学讲师余志宏去做程潜及其周围军政人员的工作。同时,采取时事座谈会和时事学习小组等方式,组织各界人士参加,提高大家对形势的认识。随后,又组织了“湖南进步军人民主促进社”,在国民党中上级军官中进行统战工作。
省工委主要通过程潜的族弟程星龄和省政府顾问方叔章去做争取程潜的工作,并通过其他关系影响程潜。1948年11月19日,经过省工委安排,请方叔章出面,在桃子湖他的家里设宴请客,应邀赴宴的有湖南大学教授李达、伍薏农,中国民主同盟湖南地下组织负责人肖敏颂,湖南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肖作霖,省政府秘书长邓介松,还有程星龄、余志宏。大家漫谈时局,各抒己见,认为国民党政治腐败,军事失利,财政日绌,人心尽丧,已难挽回败局。李达直率地说:程颂公(程潜字颂云)应当替湖南人民着想,湖南只有走和平的道路,才有出路。他还谈到要注意对付桂系。事后肖作霖、邓介松将宴会谈话情况告诉程潜,程潜点头称是。年底,程潜决定委托程星龄代表他与地下党联系。
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21日宣布“引退”。代总统李宗仁同意以中国共产党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举行和平谈判。月底,北平和平解放。此时,湖南各界纷纷呼吁和平。程潜赞成和谈,但因共产党提出的四十三名战犯名单中有他的名字,心中惶惑;又因没有掌握兵权,感到难于控制局势。省工委了解程潜的思想情况后,一方面,通过方叔章、程星龄和程潜的儿子程博洪去做程潜的工作,着重讲共产党的既往不咎、立功受奖的政策,帮助程潜消除疑虑;另一方面,同意程星龄的意见,设法把陈明仁调来长沙,协助程潜,掌握兵权。
陈明仁是程潜早年办的陆军讲武学校的学生,又是醴陵同乡,和程潜关系较深。他过去反共,但在东北四平街和人民解放军打了硬仗后,却被借故撤职,因此对蒋介石不满。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想利用他,起用他担任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武汉警备司令。然而他与桂系并无渊源,感到前途彷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国民党反动营垒分崩离析,各自寻找出路。省工委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争取陈明仁是可能的。于是,由程星龄取得程潜同意后,通过与白崇禧关系较深的前国民党军令部次长刘斐,到武汉见白崇禧,建议把陈明仁调到湖南来。白崇禧为了控制湖南,保卫广西老巢,即表同意。1949年2月,陈明仁率部来长沙,兼任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他一见程潜,就表示愿意在程潜领导下走和平的道路。但他和共产党打过仗,怕算旧帐,仍然动摇不定。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长江,随即解放南京,国民党政府迁广州。5月中旬,武汉解放,桂系部队败退到湖南。白崇禧在长沙高唱湘桂合作,反对局部和平,妄图继续顽抗,阻挠人民解放军南进。他为了严密控制湖南,采取种种反动措施:一是撤换一批倾向和平的高级军政人员,安置心腹;二是对湖南的和平自救运动施加压力;三是对共产党领导的湘中等地的游击队进行“围剿”。白崇禧的军队还到处抓丁、派款、要粮,更加激起湖南人民的反抗。
省工委根据向全国进军命令的第三条,即关于签订地方性和平协定的规定,认为可以争取程潜、陈明仁起义,和平解放湖南。在程潜要求约见地下党负责人时,省工委即派代表余志宏去见程潜。余志宏向程潜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和用和平方法解决湖南问题的政策。程潜表示愿意接受国内和平协定的最后修正案,走和平道路。6月,程潜写了要求和平起义的备忘录,请省工委送交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他在备忘录中表明了自己“反蒋、反桂系、反战、反假和平之一贯态度”,“决定根据贵方公布和谈八条二十四款之原则,谋致湖南局部和平”,并表示“一俟时机成熟,潜当立即揭明主张,正式通电全国”。备忘录经华中局转报党中央后,毛泽东于7月4日给程潜复电:“先生决心采取反蒋反桂及和平解决湖南问题之方针,极为佩慰。”并提出:“只要先生决心站在人民方面,反美反蒋反桂,先生权宜处置,敝方均能谅解。”从此程潜坚定了起义的决心。
7月,人民解放军进入湖南,占领平江、岳阳等县,对长沙取包围态势。白崇禧因程潜与唐生智联合倡导和平自救,已生疑忌,逼程潜21日去邵阳,当天自己去衡阳,命陈明仁守长沙。程潜走后,由陈明仁代省政府主席,后由广州政府正式任命为主席。陈明仁随程潜走和平起义道路已有默契,当省工委派余志宏向他解释党的政策后,他怕共产党算旧帐的顾虑也已消除。但他一直以反共主战面貌出现,并做出坚守长沙的姿态,以迷惑白崇禧。待白崇禧刚退走衡阳,陈明仁即于22日召集省政府官员讲话:“我决不逞个人的意气,而牺牲三千万湖南人民与五十万长沙市民的利益”。“我担保,长沙不会听到枪声”。此刻,第四野战军派出的以金明为首席代表,唐天际、袁任远、解沛然、李明灏为代表的和平谈判代表团已到达平江县。29日,李明灏应陈明仁的邀请秘密到长沙。同日,程潜也由邵阳秘密返回长沙。李明灏和程潜、陈明仁是同乡,又是旧交,他们商谈了有关起义事宜。
这时,酝酿日久的湖南和平解放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湖南省工委、长沙市工委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通过地下党组织、外围组织和进步团体,广泛宣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宣传人民解放军的“约法八章”和党的各项政策,发动群众保护工厂、学校、机关、交通设施和国家财产,开展了“反迁移、反破坏、反紊乱”斗争。中国民主同盟和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湖南的地下组织,也都积极开展了反蒋反桂、支持程潜起义的活动。统战工作进一步开展,不仅军政界一些高级人员拥护程潜走和平解决湖南问题的道路,就连军统大特务张严佛、宪兵团长姜和瀛、长沙市警察局长刘人爵等,也先后要求起义,投向人民。7月下旬,省、市工委领导成立了长沙市人民临时治安指挥部和长沙市各界迎接解放联合筹备会,加紧进行各项迎接解放的工作。
8月4日,程潜、陈明仁等发出起义通电,宣布“正式脱离广州政府”,“加入中共领导之人民民主政权”。5日,湖南耆宿和各界著名人士唐生智、周震麟、仇鳌等一百余人通电响应。当晚,人民解放军进驻长沙,湖南宣告和平解放。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在复电中称:“诸公率三湘健儿,脱离反动阵营,参加人民革命,义声昭著,全国欢迎。”
湖南和平解放,减少了战争的破坏,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促进了华南、西南、西北的解放。
(黎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