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花雨”遍洒新“丝路”——记中国艺术团在泰国访问演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12
第6版()
专栏:泰国通讯

“花雨”遍洒新“丝路”
——记中国艺术团在泰国访问演出
本报记者 刘爱成
6月下旬的曼谷,落了几场阵雨,显得格外秀丽、清新。大皇宫、玉佛寺等名胜古迹,象是被刚刚冲洗过,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金光。街道两旁的花草树木,久旱逢甘露,变得愈加郁郁葱葱。湿润的空气里飘着花香。正在这时,中国艺术团带来了《丝路花雨》,自然倍加令人感到欢欣了。
这次中国艺术团的主要成员是甘肃省歌舞团,它6月24日随文化部长朱穆之率领的中国政府友好代表团一起来泰国参加中泰建交十周年庆祝活动。该团编排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曾在国内外演出,享有盛誉。因此,人们早就期待着《丝》剧能在泰国演出。
6月26日晚,曼谷国家剧院座无虚席。泰国皇姐干拉雅妮瓦塔娜、外交部长西提、中国文化部长朱穆之和一些外国驻泰国使节以及一千多泰国观众观看了首场演出。演出前西提外长走上舞台致词。他对中国艺术团为庆祝中泰建交十周年专程来泰演出表示热烈欢迎。
《丝路花雨》从首场演出开始,每晚一场,场场客满,一场比一场更加轰动。有些观众专程从几百公里外的清迈、普吉等地乘飞机赶来观看。连日来,戏票成了人们相互谈话和交往的重要话题。按计划,
《丝》剧共演十场,可是刚演了三四场,其余场次的门票已被抢购一空。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要求,剧场内不得不增加许多临时座位。到最后无法再加座时,许多观众只好靠墙站着看。在观众的一再要求下,艺术团又加演了一场,但仍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泰华艺术家梁冰女士每场必看,一连看了十一场,她对记者说:“在此之前,我已看了二十二次录象,但仍不满足,我爱《丝》剧是因为它的艺术和内容都使我陶醉。舞蹈独具风格,多姿多彩,布景优美,音乐动听,这一切无不令人神往。故事情节十分感人,我经常看着看着就流下热泪。我发现坐在我身边的一些老人也是这样。”
一位泰国记者说,《丝》剧形象地再现了敦煌艺术的瑰丽画卷,赞扬了中国唐代敦邦睦邻的外交政策,表现了人民之间的国际交往和传统友谊。中国在目前形势下,演出这样的大型舞剧,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古代丝绸之路的精神,决心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开拓更多的新“丝绸之路”,通向世界各地,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互爱互惠。
一位观众说,我们两国交往已有两千年历史。在中泰建交十周年之际,观看《丝路花雨》使我们增强了这样一个信念:为了我们两国和两国人民的繁荣、富强,我们要把我们的传统友谊永远继承发展下去。
中国艺术家们在演出期间受到泰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的热情支持和关怀。如今,他们的演出虽然已经结束,但友谊的花雨却洒满在泰国观众的心田里。(附图片)
泰国外长西提、中国文化部部长朱穆之与演员合影。本报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