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为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教学人员 我国将试行博士后研究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13
第3版()
专栏:

为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教学人员
我国将试行博士后研究制度
本报讯 最近,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科委、原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报告,决定在我国试行博士后研究制度,并拨出专款用于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研究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一些发达国家逐渐形成的一种造就优秀专业人才的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办法和目的是,在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设置一些不固定的职位,挑选一些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在这里从事一个阶段的研究工作,以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使之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教学人员。
自1981年以来,我国在国内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已近千名。从1978年开始,选派出国的研究生累计已有三千余名,目前已陆续有人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工作。在国内某些学术水平较高、科研条件较好的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选拔一些在国内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到这里从事一定时期的科研工作,不属于这些单位编制内的正式职工,在其获得固定工作岗位之前处于流动状态,这将有利于造就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当代科学发展的高水平科研人才;有利于促进人才流动,使科研、教学队伍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活力;有利于学术交流,博采众长,避免在学术上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有利于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和用人单位都有更多的机会相互挑选,以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我国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将包括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有关领域,经过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今明两年拟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二百五十人。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一个流动站工作的期限一般为两年。工作期满后,必须流动出站或转到下一个站去。在不同流动站工作的总期限不得超过四年。不再继续流动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竞争到固定职位,也可由国家科委科技干部局根据需要,结合本人志愿安排工作。
国家还将设立博士后科学基金,用以鼓励和支持博士后研究人员中有科研潜力和杰出才能的青年优秀人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