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珍稀松杉林的宝库——三清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14
第3版()
专栏:自然保护区景物

珍稀松杉林的宝库——三清山
伍仔
“江南何处是仙家,孤柱擎空见少华”。这是古人对我国南方道教圣地之一的三清山的赞誉。这座位于江西德兴、玉山两县交界处的花岗岩体山峰,经过大规模断裂褶皱和岩浆侵入等多次地质构造运动之后,被亿万年大自然精心修饰得奇丽多姿。玉京、玉虚、玉华三大主峰,形似枝丫,突兀其巅,气势磅礴;“老子看经”峰,宛若无冠束发、躬背俯首、作拱凝视的老人;“仙人桥”不偏不倚凌空飞架在两崖之上。这些奇妙的造型,在变幻莫测的云雾中时隐时现,确有仙境意味。
6月初,我们沿三清山古道进“仙境”采访考察。大家登“好汉坡”,过“千步门”,上“百步门”……发现这里保存完好的原生植被,比鬼斧神工修饰过的花岗岩石景更美、更绝。据调查,这里共有植物二百五十多科、二千多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杜鹃花,最绮丽的数黄山松,最珍贵的是华东黄杉。
杜鹃花在江西的许多山区常见,而我觉得三清山的杜鹃林更密,花更多。我们拾阶而上足足走了三四个小时,杜鹃林沿逶迤古道一直伴行。猴头杜鹃、马艮花、映山红、安徽杜鹃竞相怒放,在这个盆景展览会似的植物园中,显得格外娇艳。
在海拔七百五十米至一千八百米左右的五千余亩裸崖山地上,生长着相连成片的黄山松。这些扎根于岩石上的黄山松,被雪冻、干旱、强风等恶劣环境造就成一种平顶伞状的奇特造型。在“郁松岭”附近,有片奇松的海洋,山坡上幼松郁郁,山坳处古松猗猗,山岭西面的岩峰上,苍松更具特色,有的直立绝壁,有的倒挂峭崖。许多植物工作者认为,黄山松模式标本虽然采集于安徽黄山和台湾,但真正要看黄山松美姿,还得到三清山。
自从1978年江西大学生物系教授林英在三清山发现濒于灭绝的我国特有珍贵树种——华东黄杉之后,这座仙峰的身价又抬高了百倍。我们在林英教授首次发现华东黄杉的“庐泉井”一带,看到了千余亩葱茏苍翠的华东黄杉。据测定,最大的一株树龄有二百七十多年,高四十余米,基围三百五十七厘米,树干上附生着密密一层苔藓;一条五六米长、径粗近四十厘米的树根裸露于地面,攀附在岩石上。这种木质坚硬、有广泛用途的名贵树种,在原产地安徽黄山和浙江龙泉山,只残存数株,濒于灭绝,而在三清山却保存这样一大片原生树,值得庆幸。
可惜,有些迷恋“旅游热”的人,只重视这里的奇特石景,而忽视生长在奇峰间的许多稀世“国宝”。很多科研工作者认为,保护好三清山中的珍贵松杉资源,应该放在第一位,只能在建立自然保护区,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开展一些旅游活动。(附图片)
三清山“天门”附近的两株近五百年的“姐妹松”。张丛密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