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适应改革和开放的需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烟台市城乡职业技术教育出人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17
第1版()
专栏:

适应改革和开放的需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烟台市城乡职业技术教育出人才
本报讯 大众日报记者张作生、通讯员丛伟报道:山东烟台市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围绕建立“贸工农”型产业结构,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城乡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收到显著成效。
他们的做法是:
注重宏观调研,加强人才预测,面向经济建设的需要调整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校布局。目前全市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一百五十一所,在校学生三万一千多人。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和办学条件的限制,这些学校开设的专业大多数是种植业专业、农学专业,不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随着该市对外开放和“贸工农”型产业结构改革的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各县(区)先后组织人力对本地人才需求进行了调查,在人才预测的基础上,根据长远和当前需要相结合的原则,调整了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校布局。如,招远县通过对全县经济现状、前景和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调查,从适应全县六大行业(食品、建筑建材、矿业、机电、化工、第三产业)和十大拳头产品的发展,从宏观上作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划。该县今年将改办一所采金技术中学、一所食品加工技术中学,使全县八所职业中学和专业设置各具特色,学校布局大致合理,较好地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全市重视了专业结构的调整,全市由原来较为单一的种植专业,发展到拥有水产养殖、海洋捕捞、农机、电工、建筑、机械、电器维修、木钟、工商财会、酿造、旅游、工艺美术、幼师等四十多种专业门类。
加强与经济部门的横向联系,注意调动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共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是烟台市发展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一条成功经验。市委、市政府去年作出决定,要求有关部门在专业师资、实习场地、办学经费和毕业生的招聘录用等方面,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全市实行两种办学形式:一是有固定协议书的合作办学形式,即学校承担为经济部门定向培养技术人才的任务;经济部门负责提供专业师资、经费、实习场地和录用毕业生等;一是没有固定协议书的一般合作办学形式,即各系统的经济部门向与本系统专业对口的职业学校提供一定的资助,职业学校为经济部门承担培训、科研和技术推广等任务。全市农业、林业、水产、建筑、乡镇企业等系统的有关部门,大都同教育部门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办学。
明确职业技术学校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这是烟台市职业技术教育深入发展的关键。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视为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为此,他们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端正办学方向。针对一些职业学校偏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盲目向普通高中看齐的倾向,强调严格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要求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前提下,学就一技之长,以适应社会需要。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几年来,全市从各业务部门调入和大中专院校分配的专业教师一百二十八名,参加省、市、县三级培训的专业教师五百多人。市和多数县还成立了职业技术教学研究室,并开始以中心校为骨干的校际教研活动。三、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几年来,全市投资二百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去年在全省农技中学检查验收中,全市有十七所学校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大众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