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充分发挥银行对宏观经济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搞活金融繁荣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17
第5版()
专栏:

充分发挥银行对宏观经济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搞活金融繁荣经济
紧缩银根并非“一刀切”,银行正运用信贷、利率杠杆,调节资金结构和流向,加速资金周转,扶优限劣,保证急需
今年,中国人民银行依照国家信贷计划和货币发行计划,对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加强了宏观控制。但是,从近几个月的情况看,由于对造成1984年扩大货币发行的一些不正常因素,特别是对已经膨胀起来的投资和消费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当前的资金供求呈现出紧张的状态。具体表现是:
1、经济速度仍然很高。今年以来,工业的增长速度一直在20%以上,其中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高达50%以上,这种现象,与不少地区片面追求企业的产值有关。如山东、湖南、辽宁等省安排的今年乡镇企业产值分别增长45%、50%、50%,省以下各地、县又层层加码,四川乐山地区安排增长一点零五倍。结果,一季度农业银行发放的乡镇企业贷款比去年同期增长三点二倍,到4月末,已超过全年计划的49.2%。
2、企业税后利润使用不当,扩大了贷款需求。企业留利中生产性基金和消费性基金的使用比例,国家已有原则规定,但据典型调查,不少企业超过比例,多提消费基金,甚至有的企业分光吃净。结果今年1至5月份,工资性支出的增长幅度仍高于去年的全年水平,降不下来。企业生产基金得不到合理补充,势必扩大对贷款的需求,给金融的宏观控制带来困难。
3、基建投资规模过大,特别是预算外的基建投资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有关部门规定,目前有十六个方面的基建项目不算投资规模,这样,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把自有资金转向投资,经常需要的资金则依靠贷款;而且不少自筹项目使用的就是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直接扩大了信贷投放。从一季度看,预算内投资增长很少,而自筹投资和国内贷款却分别增长79.3%和127.8%。
形成目前资金紧张,还有银行工作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银行一些干部的思想水平、工作方法还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商品经济中,通过货币政策,调节银根松紧,进而调节经济,本来是银行经常性的工作。但我们的一些干部仍习惯于资金供给制的管理方法。一说紧缩信贷就一刀切,一看资金紧张,要么有钱就贷,贷完关门,要么伸手向上要,不善于在宏观上从严控制,运用信贷杠杆,调节资金结构和流向,挖掘资金潜力,不懂得银根一松一紧正是银行调节经济作用的表现。结果该压缩项目没有及时压缩,该扶持的企业没有得到及时的支持。
当前银行面临着既要加强宏观控制,又要把城乡经济搞活的双重任务,客观上要求银行必须在资金总量从严控制的情况下,通过经济手段,搞活金融,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在宏观控制上,农副产品收购资金采取专项管理的办法,不得挪用;乡镇企业贷款也专项管理,并严格按计划发放,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也要按照国家贷款政策使用,使乡镇企业保持适当增长速度。城市工商企业贷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补充自有流动资金的制度,对于那些采取各种手段扩大消费基金支出的企业,不能再用贷款支持;对于工资性基金的支付,银行要建立专户,严格加以监督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发放,银行要严格执行国家批准的计划,十六个方面不算基建规模的项目,一律不能使用贷款支持。
在金融活动上,严格执行国家择优贷款的信贷政策,不能把解决资金不足的希望寄托在增发货币上,而应运用信贷、利率杠杆,调节资金结构和流向,加速资金周转,保证社会急需。同时,要利用资金供求关系,通过举办“高利率贷款”的办法,重点保证乡镇企业和城市集体工业中效益好的在建项目收尾工程的资金需要。郑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