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宅急便”与“便利屋”——日本的生活服务业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19
第6版()
专栏:

“宅急便”与“便利屋”
——日本的生活服务业见闻
本报记者 李茜
在为时两周的赴日访问中,这个国家随着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服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菜肴服务公司
5月21日傍晚,我们乘坐东京的地铁,来到五十公里外的千叶县柏镇一个环境优美的住宅区,访问日本《经济新闻》的同行木本舜造先生。主妇木本女士对我们说,她每天安排全家五口人的生活,并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因为多种多样的服务业帮了她的忙。譬如,购买食品和蔬菜,平均用三十分钟就够了。粮食和啤酒等饮料,给商店打个电话就会按时送到。只要提前一周在预定单上点出下周所需的菜肴,菜肴服务公司每天就会按指定的时间送到家里。有时她认为菜肴服务公司配的正餐不够满意,就到附近的小型超级市场选购更可口的菜肴,也不会花费多少时间。木本女士谈的情况,在日本城市的家庭中颇有代表性。由于家常菜服务上门业的迅速发展,这个国家的家庭主妇大都不再为每天采购菜肴而劳神费力。
如果人们嫌自己做饭太麻烦,那么你走出家门随时可以买到满意的饭食。你也可以打个电话让饭馆把饭菜送到家里。现在有九十多万家饮食店遍布日本列岛。东京的每个地段、每条大街,饮食店几乎触目皆是,其中既有豪华的高级酒家,也有一餐只需数百日元的普通餐馆;既有日本传统的和式饭,也有中餐和西餐,花样繁多,满足顾客的不同口味。有些职工不想去饭店进午餐,还可以到附近的商亭买经济实惠的热饭盒。日本全国已有一万家热饭盒贩卖店,年营业额达三千多亿日元。
急人所急的“宅急便”
我们在东京、大阪、神户、京都访问期间,经常见到车身画着一只黑猫、写着“宅急便”的汽车在大街小巷奔驰。陪同我们在东京访问的高桥女士介绍说,“宅急便”是小件物品上门取送的特快运输服务企业,小到一篇文稿,大至整箱货物,只要你打一个电话,马上上门取货,第二天便送到收件人手里。即便离东京很远的北海道、九州等地也能隔日送到。“宅急便”公司为了方便顾客,除建立自己的“取极店”(办理收货业务的店)外,还委托商业区和居民区各种各样的商店作为代理店,人们为庆贺传统节日或婚寿喜事给外地亲友馈赠礼品,买好后不必再提回家去,可以就地办理托运手续。当然,小件物品运送不限于外地,本市托运更为方便。如有人乘飞机出外旅行,可让“宅急便”先把行李送到国际机场;有人想打高尔夫球或者滑雪,又嫌自带体育用品太麻烦,可以让“宅急便”送去。
这个行业创始于七十年代后期,迄今全国已有“宅急便”运输公司三十多家,办理“宅急便”的店铺十多万户,其中以社徽为“黑猫”的大和运输株式会社的实力最雄厚。1982年“宅急便”的运量占全国小件物品运输总量的一半,相当于铁路和邮政小件物品运量的总和。1983年和1984年两年的运量平均每年增长50%以上。“宅急便”的蓬勃兴起,是对日本铁路与邮政两家大型官办企业的严峻挑战,迫使它们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项目。
给人方便的“便利屋”
日本经济生活的变化,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社会问题,如单身生活的人和妇女就业人数增加,有些家庭的家务琐事无人料理;许多老年人的生活得不到子女的照顾等等。于是,一种名叫“便利屋”(即提供方便者)的新职业便应运而生。它的服务项目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当家里有病人时,它为你送到医院和办理住院手续,并代你料理家务;当你公事繁忙或者主妇有事不能脱身,它可以代你去幼儿园接送小孩、出席孩子所在学校的家长会;当你感到孤寂烦闷的时候,它可以来人同你聊天作伴;梅雨季节它可以为你晒收衣被;还可以代做房屋的清洁卫生、油漆、装饰、栽培花木、协助办理婚丧事,以及代买东西、看家守电话、预订戏票等等。
日本消费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是由于经济生活的变化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希望腾出购物和办理家务琐事的时间,去干更有意义的事,实际上这是社会分工更加细致和合理的一种趋势。这几年,在日本人民的生活中,服务性开支不断增加。总理府每年进行的家庭开支调查表明,低收入的家庭1975年服务性开支占总收入的21%,1982年增加到34.9%,中等和较多收入的家庭中,服务性开支所占比重要更大一些。
日本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许多服务行业的经营者时时感到竞争对手的威胁,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不得不千方百计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绞尽脑汁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因而使服务业的内容不断更新,花样繁多,也使消费者得到了更多的方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