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小城镇建设的劲应往哪里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22
第2版()
专栏:我说经济改革

小城镇建设的劲应往哪里使?
孙国伟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小城镇的建设,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目前对于小城镇建设方向问题,在一些同志的脑子里还存在着一定的糊涂认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小城镇在乡镇企业还不够发达,农村商品生产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便急于旧镇的改造,把劲使在拆房子,扩马路,盖高楼上,结果既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又增加了群众的负担。
我到过某县的一个小镇,它位于比较偏僻的丘陵地带,既不是交通要道,也并非大宗农副产品的集散中心,但镇领导却醉心于宽马路、高建筑,对原有的街道一律要扩,对街道两旁的旧房屋一律要拆。并规定,一般的街道宽度为三十米,主要的街道宽度为四十米,街道两旁的新建筑必须是三层以上的楼房,并限令被拆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盖起来,否则地盘划归其他单位。驻在这个镇的基层供销社,沿街四十六间房屋被拆,价值十多万元,还要再拿出钱来盖新楼,还要集资修建各种公用设施,三十多年辛辛苦苦所建起来的家当被毁于一旦,公共积累无法提留,经营发生困难,无力再去扩大生产。受害的不仅仅是供销社,甚至殃及了学校。
我们党一再强调,搞基本建设要量力而行。我认为,在小城镇建设中,更应当遵循这条原则。在商品生产还不够发达,经济实力不够雄厚的情况下,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力量应当放在发展商品生产,增强经济实力上,而旧镇的改造应作出长远规划逐步发展。城市的发展,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企图先建城市,而后再去发展生产,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特别是在目前城镇经济底子薄的情况下,只顾扩马路,搞建筑,钱不够,企业凑,农民集,结果只能加重企业和农民的负担,影响商品生产的发展,助长一些干部的浮夸习气。同时,还会加剧建筑材料的紧张局面,并进而助长某些人滥用职权,大搞不正之风,倒卖紧缺物资,破坏党的纪律,违犯国家法律。因此,弄清小城镇建设的劲往哪里使,这个问题是重要的。
(注:作者是山东省供销社干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