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投资的宏观控制和微观自我调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22
第5版()
专栏:

投资的宏观控制和微观自我调节
周道炯
1984年,我国国民经济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货币发行偏多,银行贷款和消费基金增长过猛,固定资产投资偏大。今年以来,一些地区、部门片面地追求高速度的劲头还很大,国家预算以外的投资规模还在继续扩大。主要表现在,计划层层加码,重点项目投资缺口很大,不列投资规模的口子越开越大,新的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苗头又有出现,投资效益开始下降。对投资规模实行严格的有效的控制,是当前国民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保持经济发展的一定速度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建设规模超过国力许可的程度,用高积累去追求超高速,势必会造成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的紧张,造成挤外汇,挤生产,挤维修,以致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发生过的经济严重失调的教训历历在目,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需要全国统一思想认识,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加强宏观对资金总供应量控制的同时,从微观上调动企业自我抑制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的积极性,乃是控制投资规模的一项重要措施,应当切实抓紧抓好。
控制国家资金的不正当流失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主要是预算外资金失控。加强资金的宏观控制,主要是要把预算外资金控制住。
现在,预算外资金增长速度快,一方面是体制改革、生产流通发展的结果。为了搞活经济,政策规定允许由地区、部门、企业自留的资金逐年有所增加。这是好事。这种正常的增长,国家经过综合平衡,纳入了资金总供应量之内,应当保证下边拿到手,才有利于搞活经济。但是,目前自筹资金的大量增加,还有值得注意的另一面,就是一些地区、企业超越政策界限,任意扩大自筹资金,去搞计划外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税务、银行和企业财务部门,应当按照自筹资金的规定来源,严格把关,堵塞国家资金不应有的流失。
(一)生产资料实行产量递增包干,允许超产部分自销所得的差价收入,应当以完成国家调拨计划为前提,不能容许在调拨计划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去搞议价自销。今年第一季度,煤炭、生铁、钢材等十七种主要统配物资,有十五种因为自销过多而没有完成国家供货合同,既影响国家重点建设和生产任务的完成,又使大量资金不上交财政而流散在企业手中,情况不能说是不严重的。
(二)使用企业生产发展基金搞固定资产投资,应当按照规定,补充相应的流动资金。决不能把自有资金全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而把需要的流动资金全部躺在国家银行身上,造成固定资产积累和流动资金积累比例失调。
(三)在当前设备更新欠帐,企业折旧率又偏低的情况下,国家规定企业折旧基金只能用于更新改造。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明文规定,企业折旧基金不能用于“新建、扩建工程以及其他属于基建性质的费用”。今年国家提高企业的折旧率,只是在少数大型骨干企业、重点机械行业、列入三年出口规划的一千一百多个轻纺企业和除上海、天津外的沿海开放城市的部分工业企业中进行,调整的范围不能扩大。
(四)企业的大修理基金是固定资产的维持费用,而不是补偿基金(通过局部更新实现整体更新的除外),不能象目前一些地区和企业没有前提、不分条件地把大修理基金同折旧基金捆在一起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国务院规定,只有大修理结合技术改造进行,并在保证正常大修理的前提下,大修理基金才能同折旧基金结合使用。
(五)对一些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和产品减免调节税、产品税、所得税、增殖税和银行发放低息、贴息贷款、豁免还本付息等,都要按政策办理,既不缩小,也不能任意扩大。目前,企业偷漏税的情况比较严重。有的地区检查发现,国营企业偷漏税面达70%。
为了堵塞上述的这些漏洞,需要建立审核企业自筹资金的制度,而不可等闲视之。
预算外资金增长过多,另一头是银行的问题。为了切实解决信贷管理不严,货币投放偏多的问题,当前银行工作的第一位任务就是要加强宏观控制,严格控制信贷投放,增加货币回笼。今年国家确定的信贷总规模和货币发行量是和财政、物资、外汇等进行综合平衡以后确定的,是同今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体适应的。关键是要把信贷指标落实到各级银行,采取切实措施,严格执行,不得突破。用银行贷款安排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要按照国家投资计划执行,不能发放计划外和违反政策规定的贷款。对于任意扩大投资规模的,银行要坚持“一反映,二制止,三不给钱”的原则。当前,要强调制止一些地方用银行贷款搞自筹的作法。所谓自筹资金是指企业筹集按照规定可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它不包括银行贷款。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都是社会资金总量的一部分,都规定有各自的用途。如果打乱界限,就会直接扩大投资规模,拉长基建战线,给国民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当然,银行加强宏观控制,是为了把经济搞活而不是把经济搞死。银行加强控制,一是不超过贷款指标,二是调整贷款投向。要在贷款总额范围内,保证重点,兼顾一般,从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出发,从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出发,支持那些应该上的项目,控制对那些经济效益差的企业的贷款。这样,银行就要在提高贷款效益上下功夫,深入了解情况,从实际出发,搞好贷款审查和项目的评估工作,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做到贷一项成一项,早投入,快产出,少投入,多产出,社会可以得到效益,人民可以得到实惠。当前我们强调加强宏观控制,决不能走回头路,或者不根据具体情况而采取“一刀切”、“推平头”的做法。显然,这不是我们所讲的宏观控制,也不利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企业自觉调节投资需求的经济机制
在搞好信贷资金宏观控制的同时,还必须把注意力放在怎样建立企业自觉调节投资需求的经济机制上来。过去,讲控制,只在宏观上做文章,给企业施加外部压力,而缺乏从企业的内在因素来推动投资行为的合理化。这样往往事倍功半,收不到预期效果。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事情可能会办得好些。
过去,我们是由财政无偿拨款搞投资,助长了企业争投资,上项目,企业只有内在的扩张投资因素,而无自我抑制的平衡机制。实行投资有偿使用之后,对于充分利用信用手段,发挥资金潜力,起了很好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考虑投资效益,同过去的财政拨款体制相比,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现在的问题在于,一是利率偏低,缺乏弹性,对调节投资需求的作用不大。应适当提高基本建设贷款利率,扩大利率档次,进一步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二是无论是基本建设“拨改贷”,还是各家银行利用存款发放的贷款,都由企业税前利润归还,也就是绝大部分贷款由国家财政归还,企业不仅没有什么责任,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企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贷款项目新增利润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那么,国家得利多,企业也可多得留利;如果投资项目效益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国家只能拿到低于平均利润的收益,相对而言,国家是少收了,而企业仍可多留利,只不过企业留利的数额比前者小一些而已。只有在投资项目亏损的情况下,企业才在留利范围内承担少量经济损失。所以,在这种体制下,很难抑制企业的高投资需要,很难促进企业在自主决策中自觉地平衡投入产出,讲求投资的经济效益。
我们应当很好研究消除企业投资膨胀的内在因素,建立企业自我调节投资、讲求经济效益的资金体制。这种体制应当同企业经济利害密切挂钩,使企业具有抑制高投资和低效益投资的内在动力。
在财政打破统收统支、利改税第一步和第二步方案相继实施以后,我国的资金分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分利润和折旧等资金留在企业,通过投资活动形成企业基金同国家基金相对立。资金所有制已经采取国家所有和企业所有的二重存在形式。但是,这种所有的差别仅仅体现在资金所有权的划分上,仅仅在企业的会计帐册和报表上列出国家基金和企业基金的数额,而并不作为参与利润分配的一项因素,企业基金多少同留利多少无关。这样,企业资金所有就起不到应起的作用,它不能调动企业扩大自身积累的积极性,既不利于企业合理分配自有资金于消费和积累,不利于企业调动自身积累而少向银行贷款,从而也不利于提高企业投资的经济效益。
我们设想,应当改变目前投资绝大部分由国家财政承担而为企业和国家分别承担。企业既可动用自有资金直接投资,也可借用国家银行贷款,但归还贷款不能按税前利润企业只承担小部分,而要随着企业自有资金逐年增多而逐步提高还款比例。企业直接投资和归还贷款投资都要相应增加企业基金。企业基金的多寡,作为企业参与利润分配的一个因素。
这样的资金体制,使企业承担投资的相当部分,并按出资比例作为参与利润分配的一项因素。项目效益好,新增利润多,企业分得多;相反,企业投入资金则会无利可得或得利很少。这样,就能建立起责、权、利相结合的企业投资自我平衡的经济机制,有利于处理企业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即积累与消费的资金平衡,有利于抑制企业对国家投资的需求,有利于抑制低效益的投资活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