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难忘的十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22
第6版()
专栏:

难忘的十日
本报记者 王芳 魏崴 廖先旺
7月20日,为期十天的中法青年友好联欢圆满结束了。这一友好活动给中法青年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正如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刘延东所说:“青年时期是人生的春天,在这个时期建立的友谊最纯真,最真挚,也最难忘。”
法国是从去年开始组织国际青年年活动的。乘巴黎—北京列车访问中国,被看作四百三十四项计划中最吸引人的一项。他们抵京的当天,就匆匆赶到天安门参观。他们打着手势同碰到的中国人交谈,赠送礼物。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巴黎高等艺术学校的学生,在漫步天安门广场时,他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随手掏出纸和笔,画下了天安门和人民大会堂,在画的旁边,他写下了来华后的第一印象:“中国好极了!”他回国前对记者表示,回去后一定要努力介绍中国的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发展中法青年之间的友谊。他说,重访中国将是他的最大心愿,他热切地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在来访的法国青年中,有一对形影不离的夫妇特别引人注目。女的叫玛丽,从事儿童教育,因左腿伤于车祸,行走时架着双拐,男的叫皮埃尔,是个工人。他们来自风光旖旎的尼斯,带来了一颗橄榄树。7月11日晚,在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里,他俩将这颗象征着和平与友谊的橄榄,献给了赵紫阳总理,以表达他们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良好祝愿。在后来的参观访问中,玛丽和皮埃尔收集了近四十名北京小朋友的地址,准备带回国后散发给法国小朋友,鼓励他们与中国小朋友通信。临别前,他们还把一个生长在地中海沿岸、盛满良种的葫芦送给北京八中的学生,祝愿友谊的种子能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结果。
拉特番伊今年只有十八岁,是一名学经济的大学生,来中国后,他发现,中国的经济建设热气腾腾,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深得人心。他向记者说,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对法国和所有工业化国家来说都是如此。中国需要大量的技术资金和对外交流合作,他回国后将选修中文,希能为中法经济技术合作作些工作。
十天的访问的确是短暂的,但四百多名法国青年同中国青年结下了纯真的友谊。法国青年代表团团长克洛德·肯努在回国前夕告诉记者,10月中旬,参加中法青年友好联欢活动的全体法国青年,将在巴黎聚会两天,畅叙中国之行的感觉,举办有关中国的展览,用幻灯、图像、绘画、资料、座谈等各种形式,向未曾涉足中国的法国青年介绍中国的情况。另外,他们还准备专门出一本有关巴黎—北京列车的书。肯努先生深信,中法青年的友谊将不断得到加强。(附图片)
法国青年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外景地留影。
本报记者 廖先旺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