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发挥本地优势 瞄准国际市场 荣成按“贸工农”组织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23
第2版()
专栏:

发挥本地优势 瞄准国际市场
荣成按“贸工农”组织生产
本报讯 山东省荣成县组织“贸工农”型生产结构,面对国际市场,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农村千家万户大力生产外贸出口商品。
荣成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外贸工作,把扩大出口、多创外汇当作振兴经济的重要任务来抓。为了调动千家万户的积极性,使大量的农副产品和海产品更多地转化为出口商品,这个县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取消中间环节,直接组织收购出口。今春以来,仅直接参与石岛渔港的收购一项,就多收出口海产品二百多吨。
——搞好综合服务,培植外贸基地。去年以来,这个县对全县一百八十二个养貂场和四十四个肉鸡场提供电焊网一万一千多米,供应平价煤炭四百吨,木材一百方,为全县的养鸡专业户提供鱼粉一百多吨;从外地引进优良种鸡二千五百只、雏鸡五万只,还从西德引进部分种貂、种兔;今年1至4月,增加外贸出口额达七百多万元。
——抓拳头项目,促进外贸出口。荣成大花生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信誉。为了增加大花生的出口量,这个县今年计划增加花生播种面积十万亩,扩大出口加工车间七千多平方米,增加了六个加工点。
——采用“补偿贸易”,建对虾养殖出口基地。今春,荣成县与外商签订了三百多万元的补偿贸易合同,新建精养对虾池七千亩,加上原有虾池,全县共计一万九千亩,成为烟台市第一大出口对虾养殖基地,去年共出口对虾三十多万斤。(刘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