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胸怀理想 移风易俗 共产党员吴莲英张冬生赵文逵热爱本职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23
第4版()
专栏:

胸怀理想 移风易俗
共产党员吴莲英张冬生赵文逵热爱本职工作
新华社南宁7月22日电 (记者杜新)在最近受表彰的一批广西殡葬先进工作者中,有三位事迹突出的共产党员。他们把做好殡葬工作看成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
吴莲英是一位勇于开拓生活道路的姑娘。
1972年12月,平南县招待所食堂保管员吴莲英准备到新筹建的火葬场工作,引起了一些人的议论。吴莲英说:“国家提倡新的殡葬,我想这项工作是需要人做的,你不愿做,我不愿做,大家都不愿做,那怎么行?”
这位纯朴的年轻姑娘说的是真诚的话,干的是踏实的活。一天下午,离火葬场几十公里外的新政村来电话要求立即去收殓一具特殊尸体。当时天色已晚,领导打算第二天早上再派人去。吴莲英说,死者有皮肤传染病,应该为死者家属着想。于是她和几位同志连夜把腐烂发臭的尸体清理好、运回了火葬场。
一些人曾问她:姑娘家干这工作有什么出息?你难道没有理想?她却认为:理想应该体现在实干上,能够为社会作贡献就是有理想。
张冬生是一位移风易俗的排头兵。
一些亲友曾劝张冬生:凭你的条件、技术,进哪个部门不行?油门一踩,每月百把元到手。你偏偏进火葬场,月工资才三四十元,以后连找对象成家都难罗……
是为人民谋利益开车还是为自己多捞钱开车?张冬生选择了前者:“因为我是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党需要我去做移风易俗的排头兵,我就带头开好灵车。”
五年多来,张冬生不仅做好本职工作,还协助单位搞绿化、扎花圈、收殓尸体。一次,望高矿塌方,一具矿工尸体埋压在炎热的井内几天,臭气难闻,加上井口矮小,进去工作的危险性大,几名收殓工人和死者家属被井内的恶臭熏得无法入内。张冬生立即戴上口罩,和另一名收殓工人快速冲进井内,将尸体装袋运了出来。
赵文逵是愿把最后的精力献给殡葬工作的老同志。
1980年底,五十九岁的赵文逵到柳州市殡葬管理处当上了主任。他的孩子感到不解:
“爸爸革命几十年,快离休了,为什么还偏去扛死尸?”
赵文逵却认为,殡葬这一行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工作。他来到殡葬管理处,千方百计地解除职工住房难、购物难和孩子上学难等后顾之忧。在他带动下,工人干脏活累活不叫苦,凡是自己能干的活不请人,司机自己修理汽车,司炉工自己维修火化炉、扩建停尸房。
今年初,赵文逵退居二线了。他一边积极参加收殓等工作,一边支持新班子做好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