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冲绳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24
第6版()
专栏:

冲绳行
本报记者 周斌
从日本中部名城大阪飞抵冲绳县首府那霸市,航机花了一百三十分钟,这里已是日本列岛最南端。尽管当地气象台宣布冲绳县已进入“梅雨季节”,但我们到达当天却是阳光普照,微风轻拂,岛上郁郁葱葱,海面碧波万里,好一派南国风光,初夏的海岛城市呈现出一派特有的和平、宁静景象。
不过,你要是看看从机场到市内的公路两侧,气氛就多少有点异样了。一侧,在延续几公里长的铁丝网内空旷的土地上,建有几条独特的跑道和几排深灰色营房,象是一个专用的军港,一些士兵正在那里忙碌着。另一侧,是成片带有南国特色的民用建筑,其间点缀着几家颇能招揽游客的高级宾馆和其它旅游设施。负责接待我们的《日本经济新闻》驻冲绳首席记者北冈先生对我们解释说,尽管十三年前美国就把冲绳交还了日本,但大量美军基地依然如故,加上这几年进驻的自卫队的基地,面积只有二千二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冲绳群岛可以说是一个大基地群。另一方,由于冲绳一直着力于发展旅游业,去年来这里的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二百万人次。每个游客平均花费十一万日元,就为冲绳增加收入二千二百亿日元。
根据日美安全条约及有关协议,美国在日本设有军事基地一百一十九处,其中冲绳就有四十八处,占40.3%;这些基地总面积达五百七十二万平方米,其中冲绳为二百五十四万平方米,占44.4%。在外国一个人口稠密的岛屿上拥有如此高密度、高质量的基地群,这在美国军事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冲绳美军基地大都建于五十年代初,曾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起过作用。后来迫于冲绳人民和日本人民反对军事基地斗争的强大压力,以及美国有意让日本自卫队“承担更多的责任”,基地数目和占地面积略有减少,但设施和装备却更加现代化了。美日两国政府从不讳言,冲绳是美国太平洋战略中一个重要据点。
冲绳基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国战后政策的产物。基地内频繁的军事演习、美军及其家属层出不穷的违法乱纪事件等,严重地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和平生活。正因如此,如何对待美军基地一直是摆在百万冲绳人民面前头等紧迫的问题,也是历届冲绳地方政府最伤脑筋的难题。冲绳朋友告诉我们,在“还我冲绳、还我土地”口号下,几十年来冲绳人民反对军事基地的斗争虽几经周折,但从未停息过。我们到达那霸第二天就先后会见了冲绳知事西铭先生和那霸市长亲泊先生,他们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但都反复强调冲绳人民酷爱和平,并认为只有在和平条件下冲绳才能取得发展。我们还从报上看到,西铭知事即将启程访美,向美国政府反映“县民的呼声”,要求美国加强基地的安全管理和严肃处理美军及其家属的违法乱纪事件,逐步缩小以至最后撤走基地。
我们访问期间适逢“冲绳战”四十周年纪念。在第二次大战中,冲绳是日本军国主义唯一在本土上与盟军进行“决战”的地方。一个多月的激战几乎使冲绳变成一片焦土,日方死亡十九万人,其中多数是平民百姓。1945年6月23日战斗全部结束时,几万人口的那霸市只剩下一百四十人了!
冲绳人民对这段悲惨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最近一个时期,冲绳报刊上每天都刊载有关回忆大战的消息和报道。当地最有影响的《环球新报》和《冲绳时报》分别发表的长篇连载《发掘战祸》和《百万人都发言》,内容逼真感人。三家地方电视台也多次竞相播放《冲绳战体验证言》,吸引了大量观众。冲绳朋友告诉我们,最近出现的这股“冲绳战热”颇有经久不衰之势,这不是由于冲绳人生性保守,不肯向前看,而是因为“冲绳战”的惨痛教训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总结。
冲绳朋友特别强调,他们从切身体验中深切地感到,不仅要想到“冲绳战”和广岛、长崎两地挨原子弹轰炸给日本人民带来的苦难,而且必须想到日本几十年前曾是一个祸及亚、太地区的“加害者”(虽然这要由少数军国主义者负责),才能真正汲取历史教训,坚定地走上自己应该走的正确道路,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冲绳人民在思索,在前进。他们在困难条件下经历的战后四十年历程,是很富有启发性的。(附图片)
冲绳首府那霸市国际街一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