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非洲的债务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24
第7版()
专栏:

非洲的债务问题
李红
沉重的债务负担,如同大旱和饥荒一样在困扰着非洲。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非洲债务迅速增加,还债付息的负担日益沉重,一些国家因负债累累经济面临危机,还有一些国家甚至因为在债务问题上处置失当而造成政权更迭。1973年至1982年的十年间,非洲的债务总额由一百七十一亿美元增至一千零九亿美元。1984年底更增至一千五百八十亿美元,今年则将超过一千七百亿美元,高于非洲国家每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
从债务的绝对数字看,非洲国家虽没有拉丁美洲和亚洲多,但从债务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和每年偿还本息同出口的比例来看,非洲均居各洲之首。如以1982年底的统计数字为例,非洲外债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5%,拉美国家为32%,亚洲国家则是23%。这年非洲国家应偿还的债务本息是一百七十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高于拉丁美洲国家的4%和亚洲国家的2%。去年非洲应偿还的债务本息是一百八十九亿美元,今年将达到二百亿美元。
再以1983年的数字为例,苏丹的外债超过八十亿美元,为国内生产总值的70%,应还债务本息十一亿美元,超过当年的出口收入。马里的外债为八亿五千万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2%。象牙海岸的外债共计六十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5%,每年要偿还的本息债款已超过国家的实际能力。赞比亚的外债达三十三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92%,偿还债务耗费了出口收入的55%。在债务的重压下,许多非洲国家的经济已无法正常运转。
非洲国家债务状况恶化主要是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造成的。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造成非洲经济基础脆弱,结构单一,许多非洲国家经济主要依靠一两种可供出口的经济作物和矿产品。非洲国家独立之后,这种畸形的经济结构仍未根本改变。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转嫁经济危机,非洲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支付平衡出现巨大逆差。例如赞比亚出口的90%是铜,但在过去的十年中,铜价下降了60%。仅1982年由于铜价下跌,赞比亚就损失十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象牙海岸盛产可可和咖啡,由于国际市场价格下跌,仅1984年这两项产品的出口收入就减少四分之三。1983年非洲国家的国际收支逆差高达六百亿美元,比十年前增加了三倍。从七十年代中期以来,非洲国家的外债主要是用于弥补收支上的不平衡。进入八十年代,制成品价格猛涨,初级产品价格暴跌,非洲国家外汇储备枯竭,很多国家被迫举新债还旧债。加纳、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赞比亚、扎伊尔等国因无力还债而纷纷要求债权国延长期限。
西方国家的高利率改革对非洲国家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1971年非洲国家向外借款的平均利率约4.2%,1981年增加到10.1%。据统计,美国把商业贷款利率增加3%,非洲国家就要多付出二十亿美元的利息。
非洲持续的干旱、大量进口粮食也用去不少难得的外汇,增加了非洲国家的债务负担。1970年非洲进口谷物七百三十万吨,1981年达两千一百四十万吨,用去外汇约七十亿美元。尼日利亚1980年进口粮食就用去二十七亿美元。在许多非洲国家,各类食品的进口在进口商品中名列前茅。
一些非洲国家政局动荡,战乱频仍,或由于建设规模过大,耗资过多,造成举债失控。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为了防御来自南非的袭击,军费开支和各种损失巨大,1975年至1982年,仅莫桑比克直接损失即在三十八亿美元以上。乍得由于内战,1983年的国防和治安开支占国家预算的46%,尼日利亚由于基建战线过长,造成债台高筑,达二百多亿美元。
非洲国家为摆脱债务重担正采取一系列措施。他们认为“不团结,非洲就不能获得真正的生存”。1980年制订出发展非洲经济的拉各斯计划之后,许多地区性合作组织相继建立和扩大,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在加强。在去年举行的第二十届非统首脑会议上,非洲国家为促使债务问题的合理解决,提出债务国同债权国直接谈判,要求推迟还债和减免债务。与此同时,很多国家也在调整国内的经济政策,兴国安邦。解决债务问题诚非易事,但只要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因地制宜地发展民族经济,加强南南合作,难关是可以渡过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