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一个好主意 千家获厚利 侯光炯教授用科学理论指导璧山县农民解决稻田养鱼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25
第3版()
专栏:

一个好主意 千家获厚利
侯光炯教授用科学理论指导璧山县农民解决稻田养鱼难题
新华社重庆电 (记者吴锦才)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教授指导重庆市郊璧山县农民进行的“垄稻沟鱼水种养制”试验,取得可喜成果。
据璧山县技术人员介绍,农民们过去在稻田中直接放入鱼苗养殖,水深了对稻不利,水浅了又对鱼不利,常常难得两全。1982年,有人发现侯光炯教授提出的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有助于这个难题的解决。后来,侯教授应邀担任了璧山县这一试验的总顾问,并和西南农学院的教师们一起给当地许多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这种稻田养鱼的新法就是在稻田里挖出一道道的宽沟,沟间是八寸至一尺宽的垄,垄上种稻,沟中灌水,放养鱼苗。这种沟、垄并存的稻田特别适宜鲤鱼、鲫鱼、草鱼等生长。鱼在沟中,水宽饵足,个大体肥;而稻在垄上,水气协调,根深叶茂。在璧山县,农民中的高手已能在一亩水田中产鱼二百斤以上,产稻七百至一千多斤。与过去单一种稻或稻田直接养鱼相比,经济收益大大提高。
这种新法的示范户、忠心乡姚家村农民谭其荣,在四亩六分水田上获得了产鱼近千斤的好成绩,仅此一项就获利二千元。象他这样的示范户,璧山全县有十多个,他们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农民,目前,璧山县已有几千户农民开始走这条致富之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