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用系统论指导西部地区的开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25
第5版()
专栏:争鸣

用系统论指导西部地区的开发
中共甘肃省委政研室 杨安民
我国经济建设重点从东向西循序转移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何开发西部已引起国人的普遍关注。
对西部的战略设想,笔者认为应以系统论为指导进行总体设计,走农工结合、城乡融合、东西结合与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我国西部可谓地大物博,面积约占总国土的70%,但人口、工农业年总产值都不足全国的三分之一。西部十一省区,除四川、陕西外,其余九省区,大都还处于沉睡状态,每亩国土的净产值与东南部相差甚远。
全国可利用的三十多亿亩草原和五大天然牧场,集中分布在西部十一省区,此外,还有六亿多亩森林和大面积宜林荒山荒滩,有四亿多亩耕地和三亿多亩宜农荒地。
由于受强烈大陆性气候影响,再加青藏、黄土、内蒙古、云贵四大高原的复杂地形及其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大部分地区伴有低温、干旱,这就决定了西部的农业生产必须实行“发展商品性畜牧业、保护性林业以及自给性农业”的方针。
目前的状况是畜牧业商品率不高,森林消耗大于生长量,草原耕地沙化严重,除四川省外,其余十省区都吃调进粮。今后随着开发中的移民和人口自然增长,靠长期调入粮食是不堪设想的。
因此开发西部的基础在农业,即着眼于水、土、光、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解决农产品不足,先保证人的生存,而后进行发展。
开发建设西部是西部人民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伟大事业。在工作部署和方法上,我建议:
一、东西互助,开放协作。除国家统筹协调、全面安排外,各省区之间也应自行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开展经济技术协作。不论发掘地下的黑色宝库,还是建设地上的绿色宝库,都宜组织广泛的横向联系、协作和互助,走内外结合、东西结合的道路。
二、教育起步,科技先行。开发建设要以现代科技知识和智力劳动为基础,因而普及教育是开发西部的一项基础工程。我国从五十年代以来有一批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人员西迁,他们是开发建设西部的宝贵财富,在充分使用这些现有科技力量的同时,还要扎扎实实地培养新的各类建设人才。
三、综合有序,动态平衡。系统论的方法论强调综合性、整体性和目的性。因此,我们可把整个开发区当作一个巨大的有机体,而把组成这个整体的多层次因素,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组装溶结为一体;在次序上,应先着手全面规划、科学论证和人才培训等准备工作,而不是忙于拍板定案,急于上工程、上项目。
为避免单一的局部的开发而引起的顾此失彼,尤其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和组织观念。对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平衡现象,要及时运筹和控制,以达到综合平衡。总之,考虑西部地区开发的总体设计,完全可以运用系统论的原则实行指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