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如何理解“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26
第5版()
专栏:报刊文摘

如何理解“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
1985年第9期《理论与实践》杂志发表了孟金山同志的《如何理解“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一文,作者认为:长期以来在如何理解这个公式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片面性。
其一,是夸大了这个公式的适用范围。本来,毛泽东同志的这个公式是针对政治思想领域里的人民内部矛盾而言的。但是,在很长时期,我们却把它看作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法。无论什么领域,无论什么问题,特别是经济利益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都千篇一律地用这个公式去解决。历史证明,效果并不好,甚至适得其反。例如,长期以来,在农村我们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农民丰产不丰收,许多地方发生了瞒产私分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本来应当采取正确的政策,着眼于经济的方法,适当地调整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同时辅以适当的政治思想工作,矛盾就能得到解决。但是,以前我们在“左”的错误指导下,常常把瞒产私分当作阶级斗争在人民内部的反映来批,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挖社会主义墙脚来批,结果引起农民群众的很大不满,瞒产私分总批总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纠正了“左”的错误,在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农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民不仅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而且还踊跃向国家交售自己的。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却忘了这一点。或者说过去我们只是提出要区别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在实践上也常有混淆),而没有进一步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情况仔细分析,采取恰当的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其二是对这个公式中的同一性方面注意不够,突出了斗争性的一面。作者认为,毛泽东同志的这个公式既讲批评,又讲团结,既讲矛盾的斗争性,又讲矛盾的同一性,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把斗争性看得过重。关于如何发挥同一性的作用问题,文章着重分析了如何解决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矛盾的问题。作者认为,对于这类矛盾,以前认为只能通过斗争(即批评)才能解决。其实,许多时候行不通。这是因为,认识的正确与否有一个实践检验的过程,人的觉悟有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因此,在实践检验没有完成之前,在人的觉悟没有提高之前,光凭批评和斗争,即使是善意的,也不一定能立见成效。这时应当发挥同一性的作用。一种情况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时期内彼此相安,就是等待。用这种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取得成功的经验。无论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我们都允许有些人想不通,行动慢,不分什么“改革派”、“保守派”。相信大多数人经过实践,经过观察、思考,可以接受改革,欢迎改革,跟上改革的步伐。实践证明,这样做对改革是有利的。另一种情况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程度上,矛盾双方互相退让。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这个观点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值得研究。在人民内部,除了根本原则之外,还有许多非根本性的原则问题,也就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是非问题。如果在这类问题上发生矛盾,就不一定“唇枪舌剑”、“寸土必争”。互相退让一下,也未尝不可。
作者指出:以前,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时候,忽视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经验主义的影响。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实行统一战线政策,强调斗争性,叫做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是对的。因为那时矛盾双方是对抗性矛盾,矛盾的斗争性就必然突出。如果我们把以斗争求团结当作普遍经验,套用在一切矛盾上,那就不对了。第二个原因,就是“左”的错误影响。在长时期内,在政治上为了突出阶级斗争这个“纲”,因而在理论上就片面强调斗争性,甚至把共产党的哲学叫做斗争的哲学。“文革”期间,更是“左”得要命,说什么“斗则进,不斗则退,不斗则垮,不斗则修”,谁讲“和”谁就是投降派,“文革”的恶果已从反面无情地印证了这个理论的荒谬。作者最后写道:总结三十五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解决人民内部问题上,我们应该对“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有一个新的正确的认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