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反反这种“官僚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30
第8版()
专栏:

反反这种“官僚主义”
木森
前不久,新华社发了一篇《陈希同市长和农民菜贩》的通讯报道,说的是北京几个民警、工商管理人员在菜市场正和小贩争吵之际,陈希同市长微服过问,一位民警看到此人无首长派头,认准是平头百姓在太岁头上多管闲事,于是硬拉着他“跟我到那边去说”。幸亏一旁的一位市委副书记提醒一句“他是陈希同市长”,把民警吓得怒气顿消,赶紧承认了错误。
北京菜市场出现的这一场小小风波看来已经平息下去了,然而它使我联想起的却是另一件事:假如陈希同同志是驱车而来呢?假如车停之后前呼后拥,秘书先向纠纷双方通报了小车主人的官衔呢?可以肯定的是,陈希同同志是不会受到如此“非礼”的待遇,而且还会听到许多甜蜜蜜的汇报之类。
但是我们有些公安人员和工商管理人员动不动训人,或其他作风不正的问题,还有类似农民进城卖菜中的一些问题,市委书记、市长们从公安局长、工商局长、菜店经理的汇报中,是否能听得到,以及是否有如此深刻的感受呢?恐怕未必。
我想,由此也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多年以来,由于我们有些领导干部滋长了官僚主义作风,下乡下厂调查研究,习惯于人马未动,电话先行,前呼后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有的同志满足于长期浮在上面,听汇报,看材料。至于那汇报与材料的真伪虚实他是不去多想的,反正汇报是出自下级领导之口,材料是出自下级领导之手。一些不正派的基层干部摸准了这类上级领导的“脾气”,你下达给我指标吗?我月月超额完成;你提倡优质服务吗?我保证“过得硬”,至于这些不正派的人如何变幻风云,鸡生蛋,蛋生鸡地给你搞出许多虚假数字和情况,以及由此而给“四化”建设和群众生活带来的损失,上级领导怎么会知道?有份材料说,有个老革命根据地的领导机关不断夸耀他们那里群众如何生活富裕,万元户比例多少多少,一露了馅,却原来不少农民还得吃国家救济粮。几位“地方官”制造了这许多虚假美妙的数字和情况,其动机是在一股搞花架子,弄虚作假之“风”中不甘落后;抑或弄个“形势大好,功劳不小”升“官”而去?群众的疾苦常常到不了我们某些领导的耳朵里去,更到不了他们的眼睛里去,不肯迈开双腿到群众中去,怎能了解群众的疾苦呢?此事留下的一个深刻教训是,反对浮夸,反对虚假,首先得反对官僚主义才是。
毛泽东同志有句忠告:使号召停止在嘴上、纸上或会议上,是官僚主义的领导。这种官僚主义有相当的普遍性,千万不可忽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