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8-02
第5版()
专栏:

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主义
陈旭麓
中国近代是一个外侵内腐、多灾多难的屈辱时代,也是爱国主义思想喷涌激发、大放异彩的光辉时代。
短促而又辛酸的中国近代途程,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厮杀声中艰难走过的,反对外国侵略构成了近代爱国主义乐章的主旋律。
这首先表现为反抗侵略的一贯性。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过五次大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战争(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虽然每次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每次都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抗暴精神。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
在近代,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他们互相之间很多时候在很多问题上往往是矛盾的,甚至尖锐对立,但在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时,又往往是一致的。林则徐、左宗棠、冯子材都镇压过农民起义,但在反对外国侵略时,他们又和农民的利益一致。同生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同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同受外国侵略者欺凌,共同的命运把他们联结到反对外国侵略、保卫民族利益的统一战线上来了。一部近代史生动地证明,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不受阶级条件限制的。这也是爱国主义这根主线可以贯串时代进步思想始终的原因所在。
爱国主义是个历史范畴,它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是古老的,又是常新的。单就抵抗外国侵略而言,林则徐与中国近代以前抗击外侵的民族英雄并无本质差异。林则徐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的时代特点是什么呢?曰学习西方,也就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近代不同于古代。中国近代的入侵者与近代以前的入侵者有着很大的不同。近代,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封建中国的入侵,是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先进的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进攻。这决定了:中国同它们的战争,不只是兵来将当、水来土掩的单一的军事战争,还有赖于经济决斗,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总体战争。这样的格局,决定了中国要战胜自己的对手,不但要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勇敢拚搏,而且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决定了中国近代爱国主义在以“攘夷”为主体的传统爱国主义思想中添上了“师夷”的内容,从而构成自己的时代特点。“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就是这一特点的简短概括。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一要求,是林则徐发其端,由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完整地提出来的。这一口号是爱国的人们在抗敌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关天培、裕谦、陈化成等将领抗敌不可谓不坚决,不可谓不勇敢,可是,并未能挡住敌军的进攻,堂堂天朝大国败给了万里之外的化外岛国。这迫使一切爱国的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战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有些人把它归咎于几个投降派,震动全国的弹劾琦善、奕山、奕经事件的发生,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反映。有些人认为是沿海几个督抚不行,有些人认为是清军长久未习战事,等等。这些意见都有合理之处,但也都说得不全面。还有一些人看得更远些,想得更深些,他们一方面看到清朝方面的短处,一方面又看到了英国方面的长处。严峻的现实是一方进步,一方落后。他们从实际的接触中朴素地感到,这帮红发、蓝眼、高鼻子的“番鬼”,并不象中国过去遇到的化外番邦,茹毛饮血,被发纹身,而是身强技熟,船坚炮利,很多方面都比中国强。于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便应运而生。
本来,见贤思齐是一切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人们的共同特点,也是一个民族充满自信力的表现。在古代,虽然一般说来,中国政治、经济并不落后,很长时期处于领先地位,但先民们还是很注意学习其他民族和国家长处的。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给汉族带来很多原先没有的东西,先进的技艺;也有几个皇帝,注意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如康熙皇帝任命西人南怀仁为钦天监,自己研习数学、天文、地理等等。但是总的说来,这种向外学习的积极进取精神,随着地主阶级统治的衰落,越到后来越差劲,尤其是清代乾隆以后,闭塞视听,故步自封。浸而至于近代,一些守旧者以为唯有排斥外国的一切,才显出我中华之伟大。于是,学习西方还是反对学习西方,便成为近代革新与守旧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成为近代爱国途径的重要标准。
当然,既不能说凡是主张学习西方的都是爱国者,反之,也不能说凡是反对学习西方的就是爱国者。洋奴、买办也讲要学西方,但他们并不是爱国者;守旧派如倭仁、徐桐等反对学习西方,也很难说是真正的爱国者。但是,在近代,谁要是一个清醒的、有远见的爱国主义者,他就一定是抵抗侵略与学习西方的统一者。
在近代以前,爱国一般是与忠君联系在一起的,到了近代,爱国则日益与叛君相联系。这是因为,在古代,在抵抗外国侵略的时候,君主即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一般是同民族利益相一致的(当然也有例外),忠君,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忠实于自己的祖国。到了近代,尤其是辛丑条约签订以后,由于清朝统治者日益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封建统治者的对外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与中华民族的利益背道而驰,在这个时候,要忠实于自己的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就一定要叛君,反对清朝统治者。所以章太炎说:“满洲弗逐,欲士之爱国,民之敌忾,不可得也。浸微浸削,亦终为欧美之陪隶而已矣。”
从忠君到叛君,有一个逐步发展过程。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的爱国思想还是与忠君联系在一起的,他因维护民族利益遭到道光皇帝错误处分,也仍然念念不忘“君恩”。以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中,因清朝统治者的无知、腐败而招致的误国、卖国之事日多,清朝统治者在很多方面违背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这使得很多爱国者对统治者产生不满情绪,随着民权观念的传播,限抑君权的思想日益强烈起来,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王韬、郑观应等发出通下情、开议院的议论开始,到戊戌时期发展成为声势很大的要求“伸民权”的变法运动。伸民权,抑君权,目的在于卫国权。抑君,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
1900年以后,清朝政府对外妥协投降、对内凶狠残暴的面目暴露无遗。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清廷价值大失,于是,“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孙中山)。此后,叛君,反对清朝,便成为爱国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近代几十年中,由忠君爱国而抑君爱国,而叛君爱国,这种思想变迁之迹,既是清朝封建统治日趋败落的记录,也是近代爱国思想迅速演变的轨迹。它表明,中国人民从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要爱国就一定要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反对封建主义。
反对外国侵略是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主旋律。但这并不限指在疆场上与侵略者搏斗,而应包括一切以反对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为目的的积极活动。爱国者的范围当然也不限于血洒沙场海疆的卫国将士,除了前文已经述及的倡导学习西方的人们,立志改革中国落后现状的改良派、革命派,还应包括:不辞辛劳,犯忌挨骂,为维护中国权益而出使的,如郭嵩焘等;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尽力维护国家主权,减轻国家损失的,如曾纪泽、杨儒等;专办实业,企图以国货抵制洋货的实业家、科学家;致力于新式教育,企图以教育救国的教育家;反对侵略,歌颂爱国革命的诗人、文学家;身在异域,心向祖国,为祖国的革命事业出力出钱的华侨;也应包括为了前进,在某种情况下主张对外国暂时妥协以屈求而遭受打击的人们。
对于前几种,人们大概不会有异议,对于最后一种,可能难于被多数人所接受,因为对于近代史上的“妥协”主张,似乎还缺少个案分析,笼统地将主战与爱国,主和与卖国等同起来,对有些特殊情况就很难得到恰如其分的论断。例如甲午中日战争时,帝党主战,与改良派相提携;后党主和,与洋务派头目相一致,确有抵抗与投降、爱国与卖国之分。但是,事隔六年,到了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时却翻了个个儿,后党主战,帝党主和(经过戊戌政变,帝党虽被打下去了,但仍有一股支持光绪的力量),以彼例此,是不是这个主战与主和之争同样也是爱国与卖国之争呢?
当然,一般说来,主战就是抵抗派,是爱国者,主和就是妥协派,是卖国者。但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战与和有个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利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列宁对《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就揭示了这个历史的辩证法。虽然面对帝国主义强盗,我们决不能有任何示弱,但也不是不顾时间、地点、条件,鲁莽从事,用两个拳头、一阵呐喊就可以把帝国主义赶跑的。对战与和的正义性,应具体分析,不可一刀切。
(原载1985年第3期《求索》,本报作了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