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鸡城”符离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8-03
第2版()
专栏:

“鸡城”符离集
新华社记者 张传宣
每天清晨,安徽省宿县符离集镇周围百里金鸡高唱。四面八方的农民挑着鸡笼,骑着自行车,开着汽车,驾着拖拉机进镇卖鸡,等到太阳露脸,偌大的鸡市早已水泄不通;与大街小巷那摆着热腾腾、油亮亮、香喷喷的烧鸡的鸡摊相映成趣:一边是金鸡高唱,一边是烧鸡摊主人热情叫卖。每天不出镇,就有两万多只烧鸡一销而空。镇长唐怀民告诉记者,近年来,这里的烧鸡厂已由三个扩大到八个,烧鸡个体工商户也由二三户发展到一百二十多户,年产烧鸡由二百吨猛增到五千吨以上,品种也由单一化变为多样化!
符离集烧鸡以精湛的烹饪技术和独树一帜的风格,历经百年而不衰,连津浦线上的快车也要破例在此小站停留片刻,似乎唯恐中外旅客因尝不到烧鸡而留下深深的遗憾。
然而,符离集烧鸡这一名产又何曾满足过人们的需要呢!不用说“禁鸡”的年代了,就是近几年虽粮多鸡增,也依然赶不上人们“吃鸡”的速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以及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地区除大批订货外还要求开设分店。这使为“卖粮难”发愁的宿县县委和县政府深受启发:粮食和烧鸡都是宿县的优势,而烧鸡又是谁也夺不走的“金牌”,何不大力发展养鸡,把滞销的粮食“转化”成畅销的烧鸡呢?
但事情并不简单。符离集烧鸡一向以当地优质良种麻鸡作原料,按说这里的麻鸡生产应该相当发达了。可是,烧鸡厂70%的活鸡反而要到外省外县采购,运费高,损耗大,质量难保证。当地农村养鸡为什么发展不快?县里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民还是“老太太养鸡”;“斤鸡斗米”,效益不如卖原粮;但与此同时,也发现一部分有文化懂科学的农民,养鸡越多越赚钱,甚至不惜高价买粮作饲料。县领导由此悟出:养鸡业要大发展,就要帮广大农民破除旧观念,推广新技术,提高经济效益。于是,县政府于前年从地方财政中拿出十多万元办一个国营养鸡场,组织以当地麻鸡的提纯复壮为主要内容的科研攻关,每年专门为符离集镇周围农民提供数十万、上百万只良种雏鸡;去年,该县又拿出一百多万斤粮食加工成养鸡配合饲料,低价供应给农民,结果令农民吃惊:鸡的生长期缩短一半、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以上。很快,科学养鸡热奇迹般地出现了。紧接着,该县又普遍推行“四包一赔”(包防疫、治病、阉割、药费,死了赔偿)的兽医技术承包责任制,农民发展商品鸡的信心大增。
在不断摸索经验的基础上,为了建立健全适应商品鸡发展的系列化服务体系,宿县人民政府还拆“墙”搭桥,成立了跨行业的符离集烧鸡联合公司,下设十多个养鸡分公司,专门负责从饲养技术推广、饲料和雏鸡供应到购销、加工等“一条龙”式的服务流水线,上联国营集体,下联千家万户。
这样一来,全县各地的养鸡业象满天星斗,蓬勃兴起;养鸡数量由一百八十多万只猛增到四百多万只;其中养鸡百只以上的就达一千九百多户,还有二百多户分别饲养五百多只到一千只以上,并涌现三个养鸡联合体和十一个养鸡专业村。它们散布在烧鸡名镇周围,如众星拱月。大营区就是星群中一颗明亮的新星。在“摸鸡笼”年代,这儿以养鸡“空白点”而闻名全县,不少孩子长到几岁竟没见过鸡。到1983年时,全区养鸡四万多只已是“超历史”了,可去年一下子竟又猛增到五十三万只,加上猪、牛,当年“转化”粮食三千五百多万斤,比单纯卖原粮增值六百万元,户均增加收入五百多元,被人们称为正崛起的“养鸡专业区”。引人注目的是带动全区养鸡的刘全民、谢子先等三百多个养鸡专业户,主人都是高初中生,采用的全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这里,撒米喂鸡的老太太们都纷纷告退了!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