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给中小企业“雪中送炭”——清华大学科研工作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8-03
第3版()
专栏:

给中小企业“雪中送炭”
——清华大学科研工作见闻
本报记者 蒋涵箴
内蒙古乌拉山下,有一座全区规模最大的化肥厂。它每天生产大量化肥,同时又“生产”大量废物堆积在乌拉山下、黄河边上。
这些废物是该厂生产化肥的主要原料——焦炭的炭末以及大量尚未燃烧尽的焦炭。这家厂周围荒无人烟,建厂十几年积存下来的炭末、煤渣堆在那儿,无人干涉,又受不到经济制裁。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的张绪祎等老师来到这里,意外地发现:这些废物完全可以利用。这样,这家工厂不必天天从远处运煤进来,节煤效益可达100%,一年,经济效益可达五十万元!
近两年来,热能专业的老师,帮助这家工厂把锅炉改造成沸腾燃烧炉。这种锅炉的特点是能燃烧各种劣质煤,而且可以燃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沸腾燃烧炉在清华大学研制成功后,已在全国各地应用。1983年在清华大学召开的“国际沸腾燃烧及应用技术学术会议”上,该项技术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唐山、秦皇岛地区的小化肥厂广泛采用此技术之后,停止了从外地运入优质煤,有效地燃烧本地堆积废弃的煤矸石,从原来每年亏损八百多万元转为增利八百多万元。
面向基层,面向工厂,协助城乡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的应用,是清华大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方面。一大批教师在深入基层以后,协助解决企业长期未解决的薄弱环节,效益十分显著。
化工系统工程教研组曾宪舜老师说起他发明的锥型炉篦来,真是满怀感情,喜上眉梢。
我国有一千二百多家小化肥厂,这些工厂的产量占全国化肥产量的一半以上。然而,这一行业技术力量薄弱,产量低,消耗大,其中一个原因是造气炉的炉篦破渣能力差,炉内一结渣,工人就要冒着高温去打疤,严重时只好停产。工厂为了不停产、不打疤,就长期低温燃烧,造成气的产量低。
炉篦似乎生来就是如此,打疤虽然艰辛,工厂也习以为常了。曾宪舜老师常年和化肥厂打交道,心里老在琢磨这个不被人重视的炉篦。后来他发明了一种新型炉篦,一结疤,会自动破碎,工人不用打疤,炉子能长期稳定燃烧,单炉气产量提高10%,原料消耗下降10%,一台炉子一年增加的经济效益达十万元。全国的小化肥厂共有三千台炉子,这种新型炉篦对节能、降耗、增产、降低劳动强度该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张绪祎、曾宪舜都对记者说:“并没有人向我们提过要改造炉子,改造炉篦,这都是我们自己在深入实际过程中观察到的。高校搞科研应该着眼于企业不易发现又不易突破的薄弱环节,把现代科学手段用于这些地方,一旦突破,效益可观。这也可以说是我们这些人的使命。”
类似这样的发明创造,翻开清华大学编的“科研成果汇编”,比比皆是。书中许多项目,往往是中小企业本身尚未考虑到,清华大学的师生已经着手进行并取得成果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