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工农并举 城乡一体 统筹规划 协调发展 随州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成效突出 初步形成以机械、纺织、化工、建材、食品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8-04
第1版()
专栏:

工农并举 城乡一体 统筹规划 协调发展
随州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成效突出
初步形成以机械、纺织、化工、建材、食品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本报讯 据湖北日报报道:鄂北重镇——随州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取得显著进展。一个工农并举、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开放型、网络式的经济格局已见雏形。去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二亿三千万元,提前一年翻番。今年,城乡经济稳步发展,初步形成以机械、纺织、化工、建材、食品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随州市于1979年建市,1983年10月实行县市合并。去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将随州市作为全省县级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之一,除实行计划单列外,还授予省辖市权限。随州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市为中心、工农并举、城乡并重、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逐步把随州建成农工商综合经营商品基地的战略方针。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随州市首先在理顺城乡关系、打破条块分割上下功夫,建立新的城乡一体的领导管理机制。撤销农委、财办,试行市长助理,将经委、计委合并为计经委,不再直接管理企业,消除多余的管理环节;同时,又将棉花公司、市化肥厂等八个单位升级组建成企业性实体公司,使企业增强活力,拉通了城乡之间、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监督城乡经济建设并提供多种服务。今年,市矿山公司同淮河区农民联办铁矿,按以往的体制,需同农委、经委、计委等部门近十个“婆婆”周旋数月。如今,计经委一个领导拍板作数,半天便解决问题,很快投入生产。该项目年产值二百四十万元,纯收入可达一百二十万元。现在,随州城乡工业企业已发展到一万零五百多个,其中农村工业就有一万零三百多个。全市工业和乡镇企业产值大幅度增长。
随州市利用县、市合并后城乡捅开的综合优势,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通过扩散产品和专业化协作向乡村辐射,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联合体,初步形成了工业经济、流通、交通、科技网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随州市实行市、镇、乡村、联合体和家庭工业五个层次一齐上,以产品工艺流程组织生产流通,不分城乡,不分经济性质,发展横向联系和各种经济技术联合。省属下放企业湖北齿轮厂率先在洪山、均川、何店等区、镇建分厂,扩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去年,该厂不增厂房、不增人员,完成产值一千一百万元,一年翻一番,盈利一百八十万元,上交利税一百零四万元。这一经验,推动了市区大工业向乡村延伸,既壮大了城市工业,又带活了一批乡镇企业。到今年6月,市区已有十七个企业向十四个区、镇的五十五家工厂扩散当家产品十七个,零配件一百七十余种,三百二十多万件,扶持设备八十五台(件),扶持资金四十三万元,培训工人四百七十二人。仅此,年产值可增一千六百多万元,增创税利一百五十万元。同时使一千二百多剩余劳力进厂当了工人。
此外,流通、交通、科技三大网络配合延伸,同步辐射,使随州城乡充满生机。全市先后开发了六百五十多个新产品。一批乡镇企业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一年来,随州市按照经济流向规划,发展集镇,使之既为城市辐射添加热能,又成为向乡村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区域中心。它们吸引、聚集、开发农村蕴藏的人力、财力、智力资源,依靠农民建镇壮镇。同时,实行区、镇合并,以镇带乡,以镇带村。现在,随州市已有大小集镇八十六个。这些集镇如同一块块“海绵地”,吸收了剩余劳力十三万余人。在集镇上,除个体工商户外,农民集资办起了七百零三个工厂和五百一十个商业企业。集镇的建设和发展,使城乡经济一体化,工农之间的差别不断缩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