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从四合院到大世界——记“长城”风雨衣创业者张洁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8-04
第2版()
专栏:

从四合院到大世界
——记“长城”风雨衣创业者张洁世
本报通讯员 肖涵
“长城”风雨衣,现在不但在国内大名鼎鼎,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气:许多外国客商慕名而来。看着这番盛况,许多原北京服装三厂的职工难抑激动之情: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因为“长城”风雨衣的问世,起死回生。然而,张洁世却很平静,因为四年前当他发誓要从“四合院”走向大世界的时候,他自己并不认为是“夸海口”,而是一个中国企业家应该做到也能够做到的。
1981年10月,张洁世经民主选举出任北京服装三厂厂长。他面对的是一个难堪的局面:几十万件老式棉服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企业眼看要停工停产。有人预言:“新上台的厂长将连同老式棉服一起被淘汰”。
受命于危难之际,张洁世当然感到责任重大。然而,他没有象人们预料的那样,急于“收拾残局”,而是定下了一个许多景气的企业当时也“不敢奢望”的目标:从“四合院”走向大世界!他决定盯住世界新潮流,立即试产风雨衣。
设备陈旧,原材料不足,无技术资料,防雨工艺还是空白……张洁世面临重重困难。他带领科技人员和职工,紧张地投入试制。不久,一批用涤卡做面料,靠土法涂蜡制成的风雨衣问世了。布面花花杂杂,手感粗糙,这批土里土气的风雨衣摆在零售商店的柜台中,无人愿买。有人嘲笑,有人说张洁世不务正业,更多的人则担心三厂今后的出路。张洁世从商店捧回产品,心情格外沉重,但他没有动摇。在北京其他几家兄弟工厂的配合下,经过反复试制,三厂终于生产出合格、考究的风雨衣。1982年9月,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专门举办了“长城”风雨衣展销会,获得成功。
但是,在国内市场上成功,并不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上也一样会成功。美国客商来了,只在厂区转了转,就上车走了;日本商人来了,看看,笑笑,也走了。张洁世着急地问翻译:“这是怎么回事?”回答是:“外国人说,这样的工厂一看就不行。”
“一看就不行”,张洁世被刺痛了。但他静心一想:工厂的面貌的确也不经“一看”。这个在解放前的江西会馆旧址上改建的工厂,外表象个“弹棉花门市部”。刮风天,厂院里棉絮飞扬,电线上都挂起了“胡须”。车间里,过道上,痰迹累累,碎布头、垃圾屑随处可见……难怪人家望而却步。张洁世想起在为风雨衣命名时,自己曾说:“长城是中国的象征,咱们的风雨衣就叫‘长城’吧!”——怎么能让不经“一看”的厂容妨碍“长城”在外国人眼睛里发光放彩呢?他下定决心要花大本钱整顿厂容厂貌,并且进一步调整生产布局,更换生产设备,让企业“脱胎换骨”。
“日子刚过稳,又折腾了!”有人想不通。
“厂长把勤俭办厂的老传统丢掉了!”有人看不惯。
张洁世不为闲话左右,组织干部职工,一口气清除了十八卡车的垃圾,把三厂从里到外整饰一新,同时制订了严格的厂规厂纪。厂子焕然一新了。
1983年,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的外商来服装三厂订购了五十七万件“长城”风雨衣;1984年,又增至八十五万件。今年元旦刚过,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争先赶来,把三厂全年外销任务一抢而空。“长城”风雨衣终于冲出中国,走向世界了!
就在张洁世的日子日渐好过起来的时候,全国不少服装厂也纷纷改产风雨衣。外省、市的十几家工厂相继抛出数十万件低价产品。面对新的挑战,张洁世决定“再一次跳出四合院,走横向联合之路,向社会要效益”。他马不停蹄,赶到外省、市考察,选择了十七家外地服装厂,建立了联营关系。今年5月5日,在一阵鞭炮声中,“北京服装三厂”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原三厂为主,跨省市、跨部门、跨行业的“北京长城风雨衣公司”。
从“四合院”走向大世界的宏愿是实现了,但张洁世的追求不是走几步,而是走下去,看一看它的深处到底有多少“奥妙”!因此,他更忙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