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热线”——记丹东市市长公开电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8-06
第4版()
专栏:

“热线”
——记丹东市市长公开电话
本报记者 艾丰
23301——丹东市民最熟悉的电话号码之一,它是市长公开电话,市政府的一条最灵敏的传导神经。
7月20日下午,丹东突降暴雨、冰雹,这条“神经”立即颤动了:“我们这儿大雨冲倒了房屋!”“这儿水上炕了!”“这儿冰雹砸坏了人!雹子有鸡蛋那么大!”……这些紧急信息迅速传向市政府。郑平市长马上赶到防汛指挥部,部署、指挥救灾、防汛工作……
从去年5月23日设立市长公开电话以来,这条连通领导和市民的传导神经,确实在不少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1984年国庆前夕,按照惯例,市电业局通知,10月1日检修停电。市长公开电话于是忙碌起来了,群众纷纷打来电话,要求改变电业局的决定:没有电,大家不能通过电视观看在北京举行的阅兵典礼呀!主管的副市长郑斯林认为群众意见合理,指示电业局改变了检修时间。
去年年底,反映煤不够烧的群众来电增多。电话值班室的张立华等同志到燃料公司了解情况。局势比群众反映的还要严重,再过半月,全市的煤有可能脱销!这个紧急的信息立即传给市长郑平、主管副市长赵华那里。第二天,他们召集各有关部门开紧急会议,采取措施打通了生产、运输等环节上的阻塞,及时改善了煤炭供应。
今年7月初,市政府为加快大东港的建设,决定发行建港资助券。有些基层单位在发行的时候,采取了简单的摊派办法。工作中的毛病立即通过市长公开电话反映上来了,有的市民对此表示不满,有的市民点名批评某领导。市长看到群众电话记录后,认为发行工作中的毛病不容忽视。很快,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在电视里向广大市民作了解释,并明确要求各单位制止硬性摊派。
市长公开电话建立一周年时有关人员作了这样一个统计:一年中,共接电话6,492次,最多一天111次,最少一天是12次。其中,反映改革、生产中急迫问题的占5%,有关群众衣食住行的占72%,属于社会治安、询问政策、批评建议等方面的占23%。
公开电话,前面冠以“市长”的名号,在一个市来说,就是“通天”的电话。这就增加了它的权威性。电话办公室的同志告诉记者,在上述6,492次电话中,已经处理完的,占96%。促进了各部门提高工作效率。
市长公开电话一设立,就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他们说:“现在有难事不要紧了,可以给市长打电话”。“我们感觉,市长、市政府和我们是相通的,市长一级可以直接听到我们的呼声,事就好办了。”开始有的群众打来电话并没有什么事,他们就要试试是不是真有这个电话,是不是真能说上话。后来,有些群众通过电话向市政府提了很好的建议。
电话办公室的张立华说,这个电话所以能发挥作用,首先是市长们的重视。郑平市长从北京开全国人大会议回到市政府,走进的第一个办公室,是公开电话办公室。他们把电话记录或简报交给市长们的时候,尽管桌上摆着一大摞文件,市长们也要首先看这些材料。一位副市长对他们说:“你们是群众的代言人哪!”在市长公开电话的影响下,丹东市又有十三个区局,建立了类似的领导人的公开电话。领导和群众之间的“热线”,更多、更畅通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