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严于治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8-08
第1版()
专栏:

严于治家
本报评论员
如果有这样一个领导干部,他在台上大谈共产主义理想,而台下听众却在议论他的子女干的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大相径庭的事;或者他在台上大讲纪律,而台下听众却在议论他的子女违反纪律,凭借家庭的关系和影响,从事商业活动,大发横财……那么,他那些十分正确的演讲,会有多大说服力呢?
恐怕没有人认为,凡是家里出了乌七八糟的事情,家长——领导干部本人都是不干净的。谁有问题谁承担责任,儿子的账不能记在老子账上。可是,如果你家发生了严重的违纪犯法的事,难免使人联想:连小小的几口之家都治理不好,还能治理好千百万人的事业么?当然,有些领导干部的亲属违纪犯法,并非因为治家不严。问题是,出事之后,你能不能正确对待,正确处理,拿出点“包公铡包勉”的气魄。治国要严,治一个单位要严,治家也要严。治家,不只是一家一户的私事,它关系到领导威信,乃至党的威信,因此不可小看。
群众看领导,主要看他本人如何,也难免看他的亲人如何。领导干部亲属的所作所为,在群众中影响很大,好的影响大,坏的影响也大。比如,在老山、者阴山自卫反击战中涌现出大量英雄儿女,有许多是“将门虎子”,他们奋勇杀敌,不怕牺牲,人民钦佩他们,也感谢他们的父母。可是,象前些年被依法处决的犯罪分子杭州“两熊”、鹤壁赵国煊等,则是干部子弟中的败类,他们罪有应得,恐怕多多少少也给自己父母的脸上抹了黑。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很注意严于治家。罗荣桓同志在给他的儿子罗东进的信中反复告诫:“要依靠自己吃饭。”陈毅同志在给儿子的诗中写道:“勿学纨袴儿,变成百痴聋。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有真爱,有假爱;严格要求是真爱,放纵是假爱。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真正爱子女的,他们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同严于治家也有关系。
比较而言,领导干部的亲属干起违法乱纪的事来,比群众便利一些;对他们进行惩处,又往往困难一些。这是党风不正的一种表现,群众对此深恶痛绝。领导干部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办?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秉公办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决不要滥用自己的权力施加影响,进行干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个领导干部还会受到大家的尊敬,也不会给党的影响带来损害。与此相反,象黑龙江省北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景隆等人平时对儿子管教不严,在他们犯下严重罪行后,又多方包庇,是极其错误的。这几个干部受到开除党籍等处分,完全是咎由自取。他们的教训,是发人深思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