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在庄稼地里办“生物化肥厂”——我国应大力开展生物固氮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8-08
第5版()
专栏:

在庄稼地里办“生物化肥厂”
——我国应大力开展生物固氮研究
刘寄陵
氮素是构成生命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也是农业中急需的大宗元素。空气中含80%的氮气,大多不能直接为植物利用,只有依靠工业固氮(生产氮肥)和生物固氮提供氮源。生物固氮资源有两大类:一是自生固氮,指固氮细菌和固氮蓝藻;二是共生固氮,如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和萍—藻共生。据估算,1980年我国生物固氮总量为九百零一万吨,接近于当年全国化学氮肥总用量。生产大量氮肥势必带来能源耗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发展生物固氮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建国以来,我国共生固氮资源的人工开发利用成就显著:花生、大豆、紫云英、苕子等根瘤菌接种的推广面积曾达五千万亩;草木樨南引和紫云英北移成功,近年南方荒山和北方黄土高原飞机大面积播种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技术的推广等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稻田养萍技术已跃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在开发利用固氮资源上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美国每年从豆类生物固氮获取二百四十万吨氮素,苏联为二百零六万吨,我国仅一百六十万吨;人工草场栽培豆科牧草与国外差距更大。因此,我国今后发展生物固氮的主要目标应该是:
——近期应重点抓现有固氮资源的开发研究和利用,充分发挥其潜力。如我国已发现豆科植物有一千多种,但90%以上的品种尚未研究利用;在辽阔的西部、北部天然牧场中,豆科牧草仅占5—10%,扩建人工草场种植豆科牧草的潜力很大;适于我国亚热带、热带生长的豆科树种银合欢和大叶相思树,以及其他能结瘤固氮的植物亦需研究和开发利用。
——中期应侧重运用生物技术,改善和提高现有固氮系统的效率,选育快生、结瘤力强、固氮量高及耐氨、泌氨、耐盐、耐旱的根瘤菌株和固氮蓝藻。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玉米和水稻根际联合固氮菌的研究,并已选出我国特有的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今后应进一步研究其在生产上的利用。
——长远的目标,应当是开展生物技术在生物固氮研究中的应用。一是用细胞工程技术,将自生固氮微生物(蓝藻或自生固氮菌)的原生质体融合到非豆科作物或真菌细胞中(新西兰、美国已初获成功),为培育有固氮细胞器的谷类作物和真菌创造条件;二是通过遗传工程,把根瘤菌大质粒中的固氮基因转移到禾谷类细胞核中,最终实现禾本科作物固氮的美好远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