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实惠”还是要讲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8-09
第5版()
专栏:报刊文摘

“实惠”还是要讲的
肖山在《论“实惠”》一文中提出:“实惠”,是近来人们常常议论的问题。然而,什么叫“实惠”,讲“实惠”对不对,往往看法各异,褒贬不一。
所谓“实惠”,无非是指实实在在的好处。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讲的是利益的实在性,它的对立面是“空头支票”、“口惠而实不至”。另一层意思讲的是利益的合理性,即经济实用、惠而不费,它的对立面是华而不实、费而不惠。由此看来,讲“实惠”并不错,没有唯物主义者可以不讲实惠的道理。所谓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讲的就是“实惠”。赵总理指出:我国经济建设要“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党的各项富民政策,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能得到更多的实惠。
作者认为,对于“实惠”,也不可理解得过分狭隘。并非只有眼前的利益才算得实惠,长远利益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是一种实惠。所不同的只是它的得惠周期较长,有人看得清,有人看不清罢了。
讲实惠,不能只讲个人的实惠,还要考虑和关心国家、民族的实惠。任何实惠,都不是从天而降,唾手可得的,它需要人们去奋斗、去创造。因此,讲实惠不能只讲“受惠”,不讲“创惠”。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社会成员既是受惠者,同时又是创惠者。实惠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总财富的多寡。只有每个社会成员努力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个人的实惠才会有不竭的源泉和可靠的保障。
(摘自《文汇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