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整党坚持高标准 巩固成果不放松 民航沈阳管理局生机勃勃 风气正纪律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8-20
第5版()
专栏:经验交流

整党坚持高标准 巩固成果不放松
民航沈阳管理局生机勃勃 风气正纪律明
中国民航沈阳管理局两年来通过整党和党的建设工作,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好形势,全局上下风气正纪律明、工作出色,正在为加速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1983年5月5日,民航沈阳管理局发生了一起反革命分子劫机事件。这一事件虽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但也反映了民航沈阳管理局存在的严重问题,主要是领导班子软弱涣散,制度不严,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泛滥。同年10月12日,在用五个月时间进行全面整顿的基础上,上级决定这个民航局的党委和机关提前进行整党。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帮助下,民航沈阳管理局党委和机关以及三分之二的基层单位,严格按照中央整党决定的精神,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从思想、作风、纪律、组织上进行了全面整顿,解决了一大批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使党风、局风有了明显好转,各项工作都出现了好的转机。
整党使民航沈阳管理局党委尝到了抓好党的建设的甜头。他们在去年5月整党结束后,继续本着严字当头,多干实事的指导思想,以整党精神认真抓好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建设,巩固、发展了整党的成果。
在两年多时间里,他们扎扎实实地抓了三件事。
一是围绕“人民航空为人民”这个主题,采用“长流水,不断线”的办法,不断针对党员和群众中出现的错误思想和问题,一次次地对党员进行理想和纪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和不搞歪门邪道谋取私利的教育,努力提高党员的党性观念和政治素质。
在此基础上,他们坚决把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治民航要严”的指导思想真正落实到基层和全局职工的行动中去,从业务工作到服务、作风等方面,制订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和监督执行的具体措施,在全局上下树立一丝不苟、严守纪律的好风气。
第三件事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党支部和党小组都恢复了正常的组织生活,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和批评与自我批评。还恢复了党员定期向党支部和小组汇报思想的制度,建立了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
民航沈阳管理局党委做的这几件事,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
首先是领导班子坚强了。规章制度既定,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执行,既严于律己,又敢于管理。凡布置工作,他们必有检查,凡有检查,必有讲评,指名道姓地批评或表扬,理直气壮地奖,不讲情面地罚。谁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就要撤换或动员辞职。
其次是党风、局风端正了。过去民航运力不足,买票难、货物托运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一部分党员和客货工作人员以权谋私现象比较严重。现在各种不正之风刹住了,客货人员普遍做到了送礼不收,给“红包”不要,请吃不去。“开后门”买票和内部职工预定、预留机票的做法已被禁止。飞行员执行飞行任务时不准私自捎带东西。内部人员乘飞机,手提物品和行李的重量与旅客一样受到限制,一样接受值机人员和安全人员的检查。
“人民航空为人民”的思想深入人心。过去那种公私不分、小拿小摸和向客、货主索要东西的行为没有了。广大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千方百计地扩大服务项目和提高服务质量。许多货运人员帮助货主装卸货物,取货上门,送货到家。地面人员加强了航班不正常情况下的工作和为老弱病残旅客服务的工作。
现在,民航沈阳管理局已经冲破劫机事件造成的困境,跟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去年全局的运输生产,比1983年增长了55%以上。今年上半年的生产情况又好于去年。安全形势也很好。去年实现了全年无事故,事故征候和工作差错也逐渐减少。地面行车安全创历史最好成绩。
本报通讯员 钟芷轩 本报记者 赵希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