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难忘的太行岁月——访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8-21
第5版()
专栏:

难忘的太行岁月
——访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
本报记者 姜庆肇
今年春天,我随秦基伟同志访问太行山的时候,得知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直跟随刘邓大军战斗在太行山上。最近,在隆重纪念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又一次前去访问他,请他谈谈这段艰苦而光荣的战斗历程。
秦基伟同志爽快地说:“作为太行抗战的一个老战士,战斗的岁月是难忘的。虽然我个人的经历有限,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太行军民艰苦奋斗、浴血抗战的献身精神。
秦基伟十六岁参加红军,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他就奔赴华北前线,来到了太行山。在八年抗战中,他策马太行,一直坚持在敌后从事抗日斗争。他是当年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一支游击武装——“秦赖支队”的司令员,后来又担任过太行一、二分区和太行军区的司令员。
他说,八年抗战期间,太行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当时五百万人口的太行地区,被日寇屠杀和战死的人数达几十万,家园财产的损失不计其数,许多地区出现过“无人区”和“万人坑”。但是英雄的太行人民是不屈的,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先后参加八路军的青年有几十万,组织起民兵十多万,在“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的口号下,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奋起支援八路军,支援前线。他激动地说,“如果没有太行人民的大力支援、英勇苦斗和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太行八路军的生存、壮大和胜利。”
他回顾了一二九师“秦赖支队”成立的经过。他说,这是由一群太行英雄儿女组成的游击武装。1937年秋,八路军一二九师从陕甘宁边区东渡黄河,挺进华北,到达山西抗日前线。当时,咄咄进逼的日寇在占领北平、天津以后,正以二十万兵力沿平汉、津浦、正太、平绥诸铁路线大举进犯。一二九师首长为了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大力开展华北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派遣了秦基伟和赖际发同志深入太原以东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创建抗日根据地。当时,人们奔走相告,拥护党的抗日主张。阳泉的煤矿工人,太谷的知识青年,四邻八乡饥寒交迫的农民、小商人和从东北流亡内地的学生,都纷纷拿起武器,打击侵略者。支队一成立,一下子就有三百多人前来参加。开始,我们活跃在太原市周围,以后,把队伍拉上了太行之巅的和顺县。
太行山是英雄山,
抗日烽火遍地燃;
到处展开游击战,
打得鬼子丧了胆。
秦基伟说,这首民谣反映了当年太行地区风起云涌、气壮山河的抗战形势。
当时,太行山除了“秦赖支队”外,相继成立了十多支抗日游击队。他们配合主力部队在敌后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秦赖支队”依靠人民,在十个县的广阔领域建立了山区游击根据地,不断袭击敌人的据点,炸毁敌人的碉堡,破坏敌人的交通线,伏击“扫荡”的日军,到处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支队还开展群众工作,利用战斗间隙助民劳动,并组织了文艺宣传队,每到一地都为群众演出节目,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宣传全民族抗战救国的道理。第二年春天,“秦赖支队”发展到了五千多人,配合主力部队参加了粉碎三万多日寇分九路对太行山围攻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秦基伟说:参加游击支队的都是热血青年,他们有理想,有志气,守纪律,平时不怕吃苦,打起仗来不怕流血牺牲。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他们不惜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一些同志已经长眠在太行山上。幸存者后来大都成了军队和国家的骨干。他们不愧为英雄的太行儿女!
“八年抗战的环境是极其险恶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秦基伟说,单是日寇对太行山区发动的五千人至五万人的大规模“扫荡”,就有十七次之多。敌人不断对这块土地进行“铁壁合围”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太行军民承受了严重的困难和考验。特别是在1940年和1941年,人民生活极端困苦。但是,英雄的太行人民,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要把在“坚壁清野”中保存下来的仅有的一点点粮食送给八路军。秦基伟说,那时候,他任一分区司令员,每天也只有半斤小米,要掺上野菜分做两顿吃。冬天,冰雪盖地,战士们挖不到野菜,就把玉米核碾碎充饥,吃得肚子发胀,大便不通。但是英雄的军民斗志十分高涨,官兵之间和军民之间团结得就象一个人一样。
1942年,太行军民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上至军区和一二九师首长,下至每一个战士,都利用战斗间隙,自己动手开荒种地,改善部队生活,减轻人民负担。同时,还抽出人力、物力,积极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在旱灾严重的涉县,刘伯承、邓小平同志就亲自率领一二九师机关和部队指战员,冒着炎炎烈日,修起了一条长达三十多里的漳南渠,解决了数百亩良田的溉灌问题。当地群众编的歌谣唱道:“水流南山头,吃饭不用愁;没有八路军,这水怎能流。”
秦基伟兴奋地说,经过军民齐心协力,边战斗边生产,到1943年就战胜了灾荒,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太行山更加兵强马壮!1945年8月,抗日战争进入总反攻。身为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指挥千军万马下太行,配合兄弟部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横扫平汉线五百里,连续收复了七座县城,消灭日伪军一万多名。在攻打临城的战斗中,守敌垂死挣扎,不肯缴枪投降。八路军战士英勇冲杀,前仆后继。在紧急关头,秦基伟司令员自己抱起机关枪,猛烈扫射,掩护战士们冲上去消灭顽敌,夺取战斗的最后胜利。
回忆太行峥嵘岁月,秦基伟同志感慨地说:八年抗战,我们的胜利来之不易呀!抗日战争的历史证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欺侮的!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我希望年轻的同志要好好学习中国革命的历史,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我国人民发扬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曾经打败日本侵略者,拯救了中华民族;今天,我们继续发扬这种革命献身精神,就一定能够实现振兴中华的宏伟大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