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我国麋鹿的侨居地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8-22
第6版()
专栏:英国通讯

我国麋鹿的侨居地纪行
本报记者 李云飞
得知塔维斯托克侯爵赠送给我国的二十二头麋鹿即将起程,我们决定马上到它们侨居了九十年的乌邦寺去看看。侯爵也早有此意,并亲自给我们签了门票。急车迎着蒙蒙细雨在一号高速公路上疾驰,一个多小时后就到了目的地。
乌邦寺在伦敦以北四十五英里,是一片很大的园林建筑。它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家族的故居等一起,是英格兰地区对公众开放的七座著名的古园林建筑之一。它是1547年英王爱德华六世赐封给大臣约翰·罗素也就是后来的贝德福德伯爵的采邑。这片方圆三千英亩的地方现在叫做鹿苑。这里景色秀丽,芳草萋萋,树木葱茏,中间是弯弯曲曲的车道,一边是一泓清澈如镜的湖水,另一边则是一组呈四方形的浅赭色古建筑,也就是乌邦寺。鹿苑里饲养着麋鹿、斑马、牦牛等二十六种珍稀动物。虽然是下雨天,游人也不少,入口处汽车排成长队,湖边垂钓的人也很多。在乌邦寺里,我们恰巧遇见了塔维斯托克侯爵的小儿子,那是在不久前举行的引进麋鹿的签字仪式上认识的。他又把我们介绍给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博士波依德夫人。她多年来一直在乌邦寺专门研究麋鹿,也是受侯爵的委托与我国商谈引进麋鹿事宜的代表。她知道我们的来意后,有点遗憾地说,那二十二头麋鹿因为要办理检疫等出境手续,已经到南边的港口去了。经过与她的交谈,我们更多地了解了麋鹿的身世。
麋鹿原来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其地位与熊猫相当。由于其角似鹿而非鹿,颈似驼而非驼,蹄似牛而非牛,尾似驴而非驴,因此俗称“四不象”,这正是它的可爱之处。当我们谈到麋鹿在动物分类学上称为“大卫鹿”时,波依德夫人立即补充说,应当按照你们的习惯就叫麋鹿,因为它毕竟是你们中国的特有动物。野生麋鹿在我国已经绝迹一千多年了。作为园林动物的最后一批保留在原南苑海子里的清朝皇家猎苑里。但是,1894年,由于永定河水泛滥,再加上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这最后一批麋鹿也从我国的土地上消失了。当时的贝德福德十一世公爵,也就是现在的塔维斯托克侯爵的曾祖父,本身就是动物学家,而且他的夫人也很喜爱动物和鸟类。当他知道此事后,就派人到处打听和收集麋鹿。从1894年至1901年间,他先后从巴黎、鹿特丹、柏林等地收集到了十八头麋鹿,放养在乌邦寺。到了1913年,就增加到了七十五头。现在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五百多头麋鹿都是从这里繁衍的,乌邦寺里还有四百来头。去年,当塔维斯托克侯爵得知我国有意要重新引进麋鹿时,就极表赞同,认为麋鹿应当回到它们原来生长的地方去。他曾经对我们说,一种动物在它原来的国家完全绝迹了,而后又重新返回它原来的地方,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他的家族为此也感到光荣。的确,正是由于贝德福德十一世公爵的努力才挽救了这一在本世纪初濒临灭绝的物种。现在塔维斯托克侯爵又把二十二头麋鹿赠送给我国,这无疑是中英两国人民友谊的又一见证。
波依德夫人带领我们到鹿苑时,因为雨太大,麋鹿都躲起来了。我们只好折回来先参观乌邦寺。从寺内那些豪华的陈设和丰富的收藏中,人们不难想见当年英国贵族的生活情景;同时在这里也可以寻觅到英国历史发展的某些轨迹。譬如,现在已成为英国人生活习惯的下午茶,就是由贝德福德七世公爵夫人安娜·马利亚在乌邦寺的蓝色客厅中首创的。据说由于她感到中午和晚餐之间的时间太长而又无所事事,就安排家人下午在此喝茶,吃点心。
我们无心细看,趁雨小了点就又赶紧去看麋鹿。发现三五成群的麋鹿出现在草地上,我们的心里充满着如愿以偿的喜悦。它们还走过来,并不时地抬头看着我们,仿佛是在向我们表达它们对那些即将回国的“同胞”的羡慕和眷念之情。凝望着这些可爱的“亲人”,回想起它们的遭遇,使人深切地感到,麋鹿的命运也是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啊!旧中国,天灾人祸,国运衰微,麋鹿流落他乡;而今天,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国宝才得以重返家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