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凤凰”展翼 “黄鹤”折翅——武汉市两家工厂兴衰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8-26
第2版()
专栏:

“凤凰”展翼 “黄鹤”折翅
——武汉市两家工厂兴衰的启示
新华社记者 孙玉昌 曹永安
1981年下半年,半导体收音机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积压,以生产半导体收音机过日子的武汉市无线电二厂和三厂,同样受到市场的冷落。
从企业内部看,二厂和三厂的固定资产、职工队伍素质、技术力量几乎旗鼓相当。然而,为了在市场上重新打开局面,他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步之后,却出现了一兴一衰的不同结果。
三厂生产的半导体收音机为黄鹤牌。“黄鹤”飞不出去,工厂急于转产新的产品。但他们在缺乏对市场了解的情况下,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盲目提出生产家庭用“音乐中心”。从生产低档的半导体收音机一跃为生产高档的立体声收录机,自己的技术力量跟不上不说,就市场状况看,为这类产品配套的原器件也跟不上来。因此,该厂长期拿不出产品。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1983年,收录机市场开始从单声道转向双声道、立体声;从单卡转向双卡以及多功能的时候,在高档收录机上倒了霉的三厂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高档的研制中滑到搞单声道低档收录机,又失去了市场。
一误再误,工厂领导病急乱投医:忽而生产室内控制设备,忽而生产音响系统,还有呼叫器、药物监护仪、节能装置等,但时至今日,没有一个产品经过生产定型、在市场上打开销路。决策上的失误,给三厂带来的是破败景象,1982年以来连续亏损二百七十六万多元。群众说,这样的工厂早该倒闭了。
二厂与三厂恰恰相反,在半导体收音机积压的危机面前,厂里的决策者带着技术人员广泛进行市场调查,他们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工厂技术力量的可能,于1981年底研制出了一种单声道单卡落地式收录音箱,即“凤凰”LS—1型。“凤凰”一露头,市场立刻走俏。他们针对新产品的质量问题,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在全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该厂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更新换代,先后又推出了“凤凰”第二代、第三代产品。从1981年8月以来,工厂共研制出凤凰牌不同型收录机十二种,还有四种“凤凰”新型收录机的技术储备。其中,一些产品成了市场上的“热门”货。
“凤凰”展翼,给工厂带来了生机,二厂去年实现利润一百五十万元,比1983年增长一点五倍。今年又引进新的生产线,并向七家工厂扩散了产品,年产量将由去年的六万余台增长为十五万台左右,可实现利润五百万元。
两个国营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起步后的不同结果,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企业领导如何做合格的企业家。领导在新的形势面前没有应变能力,一不懂得市场,二不懂得经营,就会造成决策的失误,酿成苦果,给国家和企业职工带来严重损失。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