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浙江省领导同志深入山区、海岛调查科技、教育工作,指出: 科技、教育是发展经济的先导和后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8-29
第3版()
专栏:

浙江省领导同志深入山区、海岛调查科技、教育工作,指出:
  科技、教育是发展经济的先导和后劲
本报讯 浙江日报记者周荣新、本报记者王学孝报道:“经济部门要重视和支持科技、教育事业;科技、教育工作也要更自觉地面向经济,主动为发展经济服务,才能充满活力”。这是浙江省省长薛驹和副省长李德葆最近在基层调查科技、教育工作时所反复强调的。
7月中旬至8月上旬,浙江省的领导同志先后深入浙北山区和舟山地区的基层,对科技、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调查,察看校舍和科研基地,就科技、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了座谈,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最近几年,德清县建立了一百多个各种形式的科技、生产联合体,其优点是:科技人员有了用武之地,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急需人才、技术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对发展生产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省领导调查后认为,德清的做法,尤其是科研所和企业共挂一块牌子,“技术入股、长期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形式,十分有利于科研和生产的结合,有利于企业的不断发展,很值得提倡。
在海岛,普陀水产技校的办学路子引起了来此调查研究的省领导同志的极大兴趣。这所学校是由县教育局与水产局、乡镇企业局联合集资兴办的。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近年来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大都成了民办捕捞业的骨干。刚办校时,要老师上门“请学生”,现在却是区、乡干部和家长来恳求学校收下学生。省领导在考察普陀水产技校后说:经济发展向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这个意义讲,是经济这只“鸡”生了教育这个“蛋”。但是反过来,教育发展又促进了经济起飞,“蛋”又可以转化为“鸡”。经济部门要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让“鸡”多生“蛋”;教育部门也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让“蛋”多孵“鸡”,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