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弦歌不辍 坚韧不拔——影片《流亡大学》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02
第7版()
专栏:文艺评论

弦歌不辍 坚韧不拔
——影片《流亡大学》观后
张骏祥
1939年冬天,我从国外回来,绕道海防到四川国立剧专去教书。经过昆明时,住在西南联大教师原清华大学同事的院子里,看到马约翰教授自己在院子里生煤炉子,为生病的儿子煮粥,吴雨僧教授用一叠肥皂箱堆放自己的古典文学名著。当晚又听到同事讲他们从长沙长途跋涉步行到昆明的艰苦,看到同学们在茶馆里的油灯下自修,我几次落下了眼泪。当时就想,为了抗战,教师学生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仍坚持弦歌不辍,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真该好好地写上一笔。两年后,我确是写过一个这题材的话剧,在重庆上演过。解放后,我也几次想把它改编了拍成电影,但终于因为调了搞行政工作,未能着手。当时还有个偏见束缚了自己,就是以为写解放前的知识分子,写教授,就得写闻一多拍案而起。结果是闻一多既没写成,也没有写出个江炜成或古湘平来。今天在银幕上看到了《流亡大学》,真是无比的高兴,既好象感到宿愿已偿,更深感影片要比我所能写得出的高明多了。
总之,这段历史是值得写的,这段历史是应该写的。
老实说,最初听到吴贻弓同志拍《流亡大学》,还多少有些担心。用贻弓同志自己的话说,抗战时期他还是个娃娃。在摄制组里,在演员队伍里,除了高博同志等极少几个人之外,好象也都没有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流亡之苦。他们能把当时颠沛流离的情景和心情体现出来吗?看到影片之后,这种顾虑就完全消除了。应该说他们是非常真实地画出了这幅流亡师生的长卷。钱江大学师生忍饥挨冻,高举风吹雨打的校旗翻山越岭的气概,他们在一无桌二无椅的空屋里站着上课的情景,他们在敌机轰炸下,在国民党政府无理措施下的愤懑和反抗,使人们看了不能不激动。正是这些不屈不挠的教授们,在万分艰苦中还能幽默地谈论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正是他们在路末途穷的时候,还坚信“办法总是有的”。这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这就是可敬可爱的中国知识分子!而钱江大学只是当时在流亡中的多少大学中的一个!
有些同志担心西迁沿途的景色是否太美了,会和人物的心理经历不协调。我说这也恰恰是真实的。也许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嘲弄吧,祖国的山河就是这样丰饶壮丽,可是她的儿女当年过的却是无尽无了的颠沛流离的日子。不,也许更应该说,正是这壮丽的山河象征着流亡师生们胸中扑不灭的勇气和毅力。
一切的苦难是谁造成的呢?当然首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再就是置国家教育事业于不顾,直至别有用心地想解散钱大的腐败的政府。但是编导对这二者都没有正面去写,没有让它们占据多少篇幅。除了几个狂轰滥炸的日本飞机之外,影片里没有出现一个日本兵。而腐败的政府只用了一个鬼鬼祟祟的训导长作代表。这就更适合于吴贻弓同志的导演风格,使他能更集中力量纪录钱大师生一迁再迁的颠沛,抒写江炜成与妻子田畹以及与教授们、同学们之间的深厚感情。正是在这些极易陷于重复的一再后撤的场面,和极易于落套的妻死子亡的场次中,显出了导演的功力。
总之,这段历史是应该写的,影片写这段历史是写得好的。假如问我有什么不满足的话,就是从整个影片看,似乎抗战时期的“社会众生相”还可以更丰富一些,也就是说,现在的影片中流亡师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色调还嫌单薄了些。想到这部影片对年轻一代的教育意义,想到为了使他们能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过去这段历史,是否设法在流亡的过程中带出一些那个特定时代的各种人物形象,可能会有好处。有过这段生活经历的人,一想起那些日子,大概脑子里就会浮现出当时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流离失所的孤儿寡妇,有靠吃平价米维持生活的公务员,有为团结救亡奔走呼吁的爱国志士,又有囤积居奇的米蛀虫,跑公路发国难财的“英雄”……在学校里也有忍受不了清贫弃学而仕去做高官的,当然更有大彻大悟拍案而起的闻一多和投奔革命阵营的青年……我以为,能适当地在后景中多少看到这样一些不同的形象,会使这幅画卷更增加些立体感。不知当否?台儿庄大捷消息传来,钱江大学师生兴高采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