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遗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04
第5版()
专栏:纪念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

遗愿
北京日报记者 张风 本报记者 吕建中
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徂徕山上,有个青松掩映的大山洞,叫空空洞。洞右侧一堵高大石壁的“心窝”里,安放着一位农民老妈妈的骨灰盒,盒下勒石为碑,碑上刻着:“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老人于秀泉同志之墓。”
于秀泉老人被誉为徂徕山上的不老松。这位中年死去丈夫的贫苦妇女,当年在支援八路军坚持敌后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她晚年念念不忘的一个心愿,就是死后把骨灰安放在艰苦抗战年代她洒过血汗的徂徕山空空洞之旁。
1982年初秋,我们访问徂徕老区时,徂徕大队老支书魏成河和于大娘的儿孙们,带我们登山瞻仰老人的墓碑。从于大娘家门口到空空洞,约有二千米的里程,尽是崎岖的山岩,攀上一个隐蔽在怪石间的小平台,就看到于大娘的墓碑紧靠空空洞口。环顾四周,群峰拱照,林木葱茏,山奇水险的徂徕雄姿衬托出老人的崇高的情怀。
徂徕山抗日根据地以泰安、莱芜、新泰为中心,北接泰山,东连沂蒙山,西靠津浦铁路。卢沟桥事变后,山东军阀韩复榘仓惶南逃,大好河山沦于敌手,人民群众遭到深重的苦难。当时,中共山东省委积极动员和组织民众武装起义,肩起在敌后抗日救国的重担。于秀泉家,当时就是泰莱地区组织起义的一个活动据点。1938年1月1日,以黎玉、洪涛等同志为领导的“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率先把起义大旗插上了徂徕山。于秀泉带头把唯一的儿子送到起义军。三月末,起义军一举攻克日寇盘据的莱芜城,抗日根据地日益扩大。不久,泰安县委移到于秀泉的小草屋里,积极开展工作。从此,年已半百的于秀泉就把全部精力投入艰苦的抗日斗争。
日寇把徂徕山封锁起来,轮番进山“扫荡”,残酷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敌人每次进山“扫荡”,徂徕山便出现尸体纵横,烈焰冲天的惨状,偌大一个徂徕山的林木最后只残存下一棵老栗子树。
于秀泉怀着抗战必胜的信念,开展抗日工作。她象慈母一样照顾身边的同志,精心护理伤病员。她翻山越岭到各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大声呼喊:姐妹们,誓死不做亡国奴,团结起来,跟日本鬼子斗争到底,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泰安县委迁到山上空空洞坚持斗争。做为徂徕村妇女抗日救国会主任的于秀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斗争更艰苦了。斗争最紧张的时候,她一昼夜往空空洞送过七次鸡毛信。
有一次,她在屋后岩石上做着军鞋瞭哨,远远望见大队日军进了山口,便连忙安排姐妹们掩藏好伤病员,自己冒着呼啸的寒风赶往空空洞报信。风狂路险,她几次摔倒,以至跌下山崖。她咬紧牙关奋力坚持攀登,终于及时到达空空洞。同志们见她衣服划破了,手臂流着血,内心激动不已,亲切地让她喝口水,在洞口草铺上好好歇息。她猛想起屋里有一包文件没来得及藏好,又急忙赶下山,刚从屋里取出文件跑下沟底,日寇便在村头放起火来。
于秀泉在漫长的艰苦岁月里,就是这样历尽艰险,日夜奋战不息。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可做为一个身负家务和抗日两副重担的小脚妇女,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和心血啊!更可贵的是,抗战胜利后,她不居功,革命意志不衰退,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志气,经常以亲身经历教育后代懂得胜利来之不易,要珍惜先辈用血汗换来的今天。每逢节日举行纪念活动,她都满腔热情地拄着棍子到当地机关、部队和学校做报告,讲革命传统,和大家一起唱革命歌曲。而她自己一直住着当年的小草屋,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从未想过向党向革命索取什么。
1977年6月末,当地驻军要请于大娘去做报告。这时,八十八岁高龄的于秀泉右眼失明,半身瘫痪,心脏也不好,正卧病在床。一群青年战士闻讯赶来看望她。战士们临走时,老人象是有些过意不去,让人扶她坐起来,喃喃地说:我有病,这回不能到部队去,我给同志们唱个歌儿吧。说着,她轻轻摆动手臂,吃力地唱起她唱过多年的《抗日队员歌》。唱着唱着,老人慢慢垂下了手臂,合上了眼睛,象是安详地入睡了,再也没有醒过来。
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于秀泉老人这个千古遗愿牵动着千千万万民众的心。每到清明节,徂徕人们纷纷登山为老人扫墓。人们站在老人的墓碑前,听革命前辈讲述徂徕山抗战的艰苦岁月,缅怀这位革命老人的功绩,怎不由衷地感到眼前和平幸福生活的可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