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西班牙大夫”——记国际援华医疗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04
第6版()
专栏:纪念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

“西班牙大夫”
——记国际援华医疗队
新华社记者 李志高
1939年5月的一天,一艘名叫“奥伊毛衣斯”号的老式货轮离开英国利物浦港,在法国马赛停靠后,向远东驶去。甲板上站着一群欧洲人,他们就是志愿参加国际援华医疗队的年轻的医疗专家。他们以后在中国度过了六个年头甚至更长的时间,被中国人称为“西班牙大夫”。
国际援华医疗队队员其实都不是西班牙人,他们二十人分别来自奥地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德国、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1937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受本国共产党派遣,奔赴西班牙战场,加入国际纵队,参加反佛朗哥法西斯、保卫马德里的斗争。西班牙战争结束后,他们受法国共产党委派,参加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援华医药会组织的援华医疗队,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当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发给他们的证件在国籍栏里写着“西班牙”。
援华医疗队员、德共党员罗尔夫·贝克尔在一次报告中说明了作这种选择的理由:“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已经到中国了……中国的斗争就是我们的斗争!”
“奥伊毛衣斯”号货轮于1939年9月13日到达香港。宋庆龄领导的福利基金会派代表迎接国际援华医疗队,宋庆龄随后亲切会见了这些反法西斯的国际主义战士。由于当时广州已被日军攻陷,陆路交通中断,便安排他们乘船转道越南海防从广西入境,经南宁到达负责接待他们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所在地——贵阳。
医疗队员们早就听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事迹。他们也知道,白求恩大夫就是经延安去晋察冀边区工作的。因此,他们一到贵阳,就要求到延安去,到解放区去,到抗日第一线去。性急的捷共党员弗雷德里克·基斯甚至和另一位大夫一起到了陕西的宝鸡,试图和一个红十字小组一起进入解放区,但他们被国民党部队打发回来了。
在去解放区的种种努力失败后,1942年,他们派出代表到重庆找中共办事处,要求到解放区工作。王炳南同志作为中共代表接待了他们,并安排了他们与周恩来同志的会见。周恩来同志告诉他们,到解放区的道路已经被国民党封锁,劝他们留在国民党统治区。周恩来同志亲切地对他们说,只要是在中国,和中国抗日军民一起,在哪里都是一样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援华医疗队员分别和中国的医护人员组成一个个医疗小分队分赴川、滇、黔、桂、湘、鄂、赣等地工作。他们和抗日战士一样穿着蓝色粗布衣服,睡的是搭在两条长凳上的宽木板。
抗日军队严重缺乏受过训练的医生,也谈不上有什么医疗设施。医疗队员们就自己动手,用竹子搭起作为临时医院的小棚。他们还用竹子搭病床、做担架。除了战地医疗外,他们还训练医务人员和开展保健卫生工作,如饮水消毒、消灭跳蚤、虱子。
有一个医疗小分队把医院安在昆明西边的一座大庙里。罗尔夫·贝克尔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写道:“我们坐在奄奄一息的垂危病人床旁的小椅子上,对病人进行输液抢救,当液体还在慢慢地输入静脉的时候,我看到病人苍白的脸开始变红并苏醒过来,这是使我感到满足的最美好的时刻。”
援华医疗队的队员既是医生,又是护士,还是运输员。1940 年6月,他们受援华医疗委员会委托,把一批药品从香港运往贵阳。在从香港到澳门的水运途中,他们一夜之间遭到七批海盗的袭击。海盗掠走了他们的钱财,但是医疗队员们把药品完好地运到了目的地。
长期的艰苦生活和劳累使许多医疗队队员也染上了疾病,但是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动摇后退。罗共女党员吉泽娜·克兰兹多尔夫在抢救传染病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传染上疾病,1943年不幸于云南逝世,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援华医疗队队员还赢得了当地人民真诚而纯朴的友情。老乡们在路上碰到他们,总用一种好奇但信任的眼光看着他们。一些农民还热情地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作客,用大米、辣椒和蔬菜招待这些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抗日的朋友。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援华医疗队的队员们先后告别了中国回到了自己分别多年的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辛勤地建设自己国家时没有忘记在困难的年月支持中国的同志和朋友,一打听到援华医疗队员的下落,就邀请他们来访问。现在援华医疗队已有五位队员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访问了中国,他们都非常高兴。他们的共同看法是,中国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的共同要求是会见老朋友、走访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保加利亚的甘扬道抗战期间与同他一起工作的中国姑娘张荪芬结了婚,这对夫妇为他们的两个孩子分别取名为保中和保华,以寄托他们对中国的友情和怀念。1983年访华时,甘扬道特地到重庆参观中共办事处。
援华医疗队的杨固大夫是罗共党员,1982年又来到他曾生活战斗过六年的中国。
此外,援华医疗队负责人、波兰大夫弗拉托在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在波兰驻华使馆担任公使衔参赞。在此期间,当他乘坐火车行驶在株洲与岳阳之间时,他激动地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有我的足迹!”
在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时候,对外友协会长王炳南对记者说:“我们十分怀念国际援华医疗队的队员,欢迎更多的队员到中国访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