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加快建立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上海郊区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07
第2版()
专栏:

加快建立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
——上海郊区的调查
本报记者 章世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以后,农民致富的积极性高涨,但风险也很大。1980年、1982年秋季,上海郊区曾出现两次“杀鸭风”。以养鸭为主要副业的青浦县,一次杀鸭二十万只,损失惨重。原因是国家收购计划外的几百万斤鸭蛋无销售渠道,也没有饲料供应。两次大起大落,“摇钱树”变成“苦菜花”,对农民经营副业积极性打击很大。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那么,出路在哪里呢?
出路就在于要加快建立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这个问题在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已经指出,但付诸实践尚需要时间。青浦县委去年下半年在环城乡进行试点取得成功。环城乡的做法是:由乡政府集资成立一个副业公司,为全乡副业生产提供配套服务,以社会化服务来促进专业化生产。以养鸭来说,除上交国家以外,全乡禽蛋全部由副业公司包销,同时还提供资金、饲料、防疫、鸭苗。他们同一百四十多个专业户签订合同,年终统一结帐。这样,过去养鸭户从产前到产后,要同十多个单位联系,现在只要进副业公司一个门槛,就全部解决了。全乡今年养鸭四十万只,创历史最高纪录,明年可达六十万只。乡副业公司所以能在销售上一包到底,办法是自设工厂,把鸭蛋加工成松花蛋、卤蛋,同一些省、市订合同,向外销售;他们还向上海市区大饭店提供鲜鸭、烤鸭,也受到欢迎。这个公司靠流通取得赢利,成为经济实体。有些农户资金不足,公司在乡信用社支持下,用流通资金为他们垫本;鸭苗不足,到外地代为采购,自己也有孵化场;同时为农户组织饲料来源。公司在各村设联络员,传授技术、提供信息。环城乡的经验证明,办好这样一个乡服务公司势在必行。
副业的问题解决了,农业的问题怎么办?“家家粮棉油、户户小而全”,使当前农业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农机、排灌、治虫没有人抓。过去上海各县都由乡农业公司采取大包大统的办法进行服务工作,因为农活分散,管理范围太大,效果不好。青浦县委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农事服务工作同副业服务工作不同,不能把重点放在乡,而要放在村,以村为单位建立农业服务队。这个服务队应由得力干部当队长,要能懂农业,又懂工业。服务项目要由易入难,逐步增加。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服务队应办些小企业,或搞运输,增加收入。目前全县好的村服务队已能做到自负盈亏,提供服务不收服务费,农民只需出成本费。
青浦县的经验很有代表性。目前上海十个县都在这样做,建立两个服务体系:以乡为单位的副业服务体系和以村为单位的农业服务体系。这两个体系由乡政府领导,同县、乡各专业公司对口。
在当前多种形式的服务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新的合作经济形式开始在上海郊区出现,这就是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形成新的经济联合体,共同解决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嘉定县著名的养鸡能手陆荣根,去年4月,同四十户社员集资成立新陆禽蛋生产合作社。他们集资五万多元,办起了饲料加工厂、种鸡场,设置了采购员、保管员、兽医、会计,做到统一提供良种,统一供应配合饲料,统一防治疫病,统一销售产品,大大提高了商品率。这种新型合作社的实践证明,专业户正在摆脱“小而全”的自然经济结构,朝着社会化的方向迈进。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联合体的涌现,将大大强化农村的服务体系,使农村商品生产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上海市各县建立服务体系,发展还不平衡,但从已经取得的成效看,农民正在向专业化方向转化,养殖业、种植业实行专业分工的越来越多,使农村劳力结构发生变化。如松江县新桥乡今年比1983年务农劳力减少了一半,务工务副劳力增加到55%。特别可喜的是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增加。各种流通渠道的开拓,使旅馆业、运输业、饮食业开始兴旺起来。在指令性计划缩小后,现在主要是通过同农民签订各种供销合同,实行“以产定销”,加强对商品生产的计划指导,克服盲目性。建立服务体制后,县、乡、村各级领导把工作重点转到为农民服务上来,使县级行政事业机构的职能逐步转向经营型服务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