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平凡而崇高的事业——看电视剧《托着太阳升起的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07
第8版()
专栏:生活文化

平凡而崇高的事业
——看电视剧《托着太阳升起的人》
吴兆钦
在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同教师都有密切的关系,只可惜写这类题材的影剧并不多。中国民主促进会组织拍摄的《托着太阳升起的人》,是一部歌颂人民教师的电视剧。它描写了一位普通中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把教师比喻为托着太阳升起的人,寓意深刻,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是给教师的一种荣誉。据说该剧在拍摄过程中,曾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许多单位争相赞助,以表达尊师重教的心意。
从五十年代起,我就从事中学教师工作。大概由于这个缘故吧,我是怀着极大兴趣看这个电视剧的,觉得它亲切,生活气息浓厚,有现实意义。朴实无华是这个剧的风格,它不靠离奇曲折的情节取胜,也没有惊险打斗的场面。大都是发生在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一些普普通通的事情。但就在这些平凡的生活中,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于熙老师的美好心灵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他爱学生,爱得是那么真诚无私。苏原上课放“炮”,受到警告处分,但当于老师了解到他对化学知识有强烈的渴求,仍然鼓励他负责化学小组,发挥特长。李成错误地殴打了父亲,被原学校开除,眼看这个学生就要下沉了,他主动提出让李成插进自己学校班级,热情帮助他改正错误。在一般情况下,教师是不喜欢调皮学生的。于熙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嫌弃,进行耐心的疏导,启发他们以自己之长去克服自己之短,使他们健康成长。在他教育下,苏原成了钻研化学、敢于同各种错误作斗争的优秀生,李成也成了体育尖子。通过对几个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启迪观众(尤其是教师观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呢?回答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爱学生!
编导善于运用富有时代感的生活细节,来展示于老师的内心世界。他爱学生,因此,能真正了解八十年代中学生的特点,并且善于正确引导。买吉他那场戏引人深思。方琴学习很好,喜欢音乐,要求母亲给她买件乐器——吉他,没想到母亲极力反对,认为弹吉他的都不是正经人。方琴想不通,对于老师说:“把我们这点自由都视为异端,那还生下我们干什么?”从这简单的话语里,于熙觉察到这是方琴对陈旧观念的挑战,于是想法让方琴得到心爱的吉他,以发展她的音乐才能。目前中学里,有的对学生课余爱好过多干涉,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才能。于熙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就在于他告诉我们: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素质优秀的公民和有用之才,要更多注意全面发展。
于熙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辛辛苦苦地为国家培养人才,贡献很大。但没有听到他讲什么豪言壮语,只看见他默默无闻地在做,似乎永远如此,这点十分感人,是广大中学教师的生动写照。(附图片)
于熙老师和同学谈心。 杨友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