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在消化吸收上做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08
第2版()
专栏:开放之窗

在消化吸收上做文章
本报记者 陆振华
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拥有为数众多的老企业,这些企业如何摆脱设备、技术的落后的状况,是热衷于引进加工组装设备,走内销赚钱的路子,还是花气力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天津无线电元件六厂选择的是后者。
天津无线电元件六厂是五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小厂,生产技术水平较落后,主要生产电阻瓷体、小电容和延迟线等电子元件。工艺较复杂的延迟线是保证彩色电视机色泽准确、清晰的重要元件。过去因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产品性能不佳,用户不乐意用该厂的产品。当时,有些人想买设备组装电子产品,不花大力气赚大钱。但这个厂不走这条路,他们从四化建设的全局利益出发,决定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老厂,从技术进步中求发展。从1982年开始,这个厂投资二百五十万美元,从日本引进H延迟线和Y延迟线等关键设备和生产设计的软件技术。厂领导组织全厂技术人员和职工在消化吸收新技术上做文章。两年多来,使全厂主要产品的性能由六十年代提高到八十年代初的水平。延迟线的年产量达到五百万个以上,产品供不应求,受到京、津、沪等全国各电视机厂的欢迎,代替了进口产品,还提高了出口创汇能力。企业经济效益迅速提高,上缴利润几乎年年翻番,1982年为七十多万元,1983年为一百四十万元,1984年为二百七十万元。今年上半年已完成二百一十万元。
天津无线电元件六厂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注意在消化吸收新技术上做文章。全厂职工都有强烈的效益观,对引进技术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并使厂房建设、国内配套设备装置、技术人员培训同步进行,因而从设备安装到试生产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
改造企业、发展生产,需要引进先进技术。但是有些地方盲目引进,结果事与愿违。如有些企业引进的组装线,长期需要吃“洋原料”;有的工厂只顾引进,不重视消化吸收。这些问题值得重视。
——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