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塞上耕耘廿七春——记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赵秀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08
第3版()
专栏:

塞上耕耘廿七春
——记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赵秀贞
新华社记者 张锦 新华社通讯员 安祖常
“‘老师’二字,在我心中有千斤的分量”
站在三尺讲台上,赵秀贞思维敏捷,出口成章,四十五分钟的课就象在演奏一首交响乐。然而,今年6月1日,当她登上宁夏青铜峡市庆祝儿童节的大会主席台,伸出颤抖的双手,从市委书记手中接过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她的一枚“五一”劳动奖章时,嘴唇嗫嚅着竟不知说什么是好,半晌才憋出一句话:“老师二字,在我心中有千斤的分量!”
三十六年前,当赵秀贞刚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教育系毕业,接到美国洛杉矶大学留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沉睡了千年的旧中国敲响了黎明的钟声。这钟声,宣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历史结束;这钟声,唤起了隐藏在她内心的对多难的祖国的赤诚之爱。她放弃了出国深造的夙愿,毅然投身教育事业。
人们不能忘记,1958年赵秀贞刚从上海来到这“黄河远上白云间”的边塞小镇宁春时,还是个三十刚出头的俊秀的姑娘。她原在上海市甘泉中学任教,党一发出“支援宁夏”的号召,她便含着热泪,拿着男友作为留念的一支“幸福牌”钢笔,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进的征程。一到宁夏,她被分配到宁朔县(今青铜峡市)一中教音乐,这很符合她的心意和特长。她读小学时,就有家庭教师指导她弹钢琴;高中毕业后又在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就读两年。现在,她要在塞上回、汉族孩子的身上培植音乐的细胞,感到非常激动和幸福。白天,她眯缝着被风沙打得泪水涟涟的眼睛,忘情地弹琴、教歌;晚上,她伏在煤油灯下,认真地备课、批改作业,直到深夜。塞上肆虐的风沙和干燥的气候,使这位南国姑娘的皮肤粗糙了,嘴唇干裂了,但她不以为苦。只要一见到那些如饥似渴求知识的孩子们,就为自己投身教育事业感到欣慰。一次,她正教学生们唱歌,突然鼻孔出了血。孩子们的歌喉哽咽了,有个女孩子竟一下扑到她的怀里哭着说:“老师,您不怕我们这儿苦吧?您可别走啊!”学生的话,紧紧攫住了赵秀贞的心。她更加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她的眼睛湿润了:“继续唱歌,我不会走!”
“老师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不能教书”
然而,正当赵秀贞呕心沥血育人培才的时候,“红色风暴”起来了。她被打成“黑五类”,她的桌椅被砸,书籍财物被洗劫。连她为了事业而无暇顾及婚姻问题也成了罪过。她能说什么呢?本来,她和上海的男友情深意笃,完全可能结成终身伴侣,只因她执意要献身西北,她的男友是独生子,离不开家,才使爱情中断。后来,她把全部精力用到孩子们身上,无暇顾及自己的婚姻。有人在这方面做文章,她没有放在心上,最大的痛苦是她被赶下讲堂,离开了她相依为命的孩子们。这使她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但是,回、汉族农民和学生并没有忘记她,他们偷偷地给她送来一盘盘又酥又脆的油炸馓子,一碗碗“荷包蛋”,使她感到温暖,增添了生活的勇气。有一次,她在干校喂猪回来,一进门便看见桌子上放着几串晶莹的葡萄,她的视线不禁模糊了:她的心得到莫大的慰籍。她坚信:这种人妖颠倒的日子,绝对不会长久!
“老师是一只船,要载学生驶向知识的海洋”
1972年的春天,赵秀贞被调到中滩中学教语文,重新走上讲台。一上讲台,她就感到有使不完的力气。她不顾在动乱中被摧残得十分虚弱的身体,又没明没夜和孩子们泡在一起,她房子里的那盏灯又每天从天黑亮到深夜。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基础知识着手,逐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她先后编印了拼音表、常用成语表,并托人从上海买了一套文科复习资料,亲自刻版油印,发给学生人手一册。她把一腔热血化为春雨、甘霖,精心浇灌着一棵棵催春的幼苗。功夫不负有心人。全国恢复高考后,她带的班共四十四个学生,有二十人考上了大、中专院校。
自从打倒了“四人帮”,她精神焕发,信心百倍。1978年,为了加强重点中学的教学力量,她被调到青铜峡一中教英语。这时她已是五十四岁的人了,尽管她英语基础较好,但毕竟丢了近三十年。为了孩子,还是无条件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刻苦的复习。1982年,她接高一班的英语课,摸底考试,有个班只有三个人及格,绝大多数学生连初中水平也达不到,有的字母都不认识。赵秀贞下决心改变现状,她每天早晨给学生补课,从初中英语第一册补起,直到补完六册。为了让学生听得懂,接受得快,她自做教具,教英语歌,做英语游戏,变着法子吸引和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生动的教学吸引其他班的学生也啃着干馒头早早来参加了。教室坐不下,一些人就站在走廊里,伏在窗台上听。
赵秀贞教书又育人,象慈母一样千方百计把学生一个个送上成才之路。何凤霞是一棵难得的音乐幼苗,但她乡下的妈妈却说:“女娃娃弹弹唱唱象啥样,不如趁早找个婆家,还有钱花!”不愿意再供何凤霞上学。赵秀贞几次去劝说都没有效果,最后赵秀贞说:“老姐姐,如果用女儿卖钱,那我买了,她非上学不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小何的父母又把女儿送到学校。经过她精心辅导,何凤霞终于考上了银川师专艺术系。她给赵秀贞写信说:“尊敬的老师,您虽然没有成婚育子,却用粉笔描绘出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请接受一个女儿的真诚呼唤吧:‘妈妈’,我愿侍奉您一辈子……”
如今,何凤霞完成学业回来了,一批批大学生、研究生也陆续回来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开发建设新宁夏贡献着力量。
“老师的欢乐是上千个子女带来的”
赵秀贞爱事业、爱学生,也得到了学生深深的爱。
她血压高,上课累了,学生会送上一杯热水,让她服药;她住房离水井远,学生们就自觉地把担水的任务包了下来,使她的水缸天天都是满的。学生马玉芳现在已经做了母亲,仍经常去看望自己的老师,而且每次都说:“您退休后哪儿也别去,就到我家去抱孙子!”有人担心赵秀贞寂寞,赵秀贞却说“其实我一点都不寂寞孤独,我的儿女比谁家都多。”
这话一点儿不假。每逢年节假日,赵秀贞的宿舍里,总是被前来看望她的学生挤得满满的。有时一天竟来六七十人,后来的只好守在门外,等先来的走了再进屋。有的带妻携子来跟老师合影;有的专找老师说悄悄话。1982年春节,八个从外地回来度假的学生给赵秀贞拜年,学生们下厨献艺。席间,学生们频频给老师敬酒夹菜,她象一个母亲一样经常享受着天伦之乐。她说:“我牺牲了爱情,但我从学生和学生家长身上得到了许多别人得不到的欢乐和幸福!”
是的,赵秀贞是一位值得受人尊致的人,得到各族群众的真诚爱戴,党给予她很高荣誉:1983年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去年当选为青铜峡市政协副主席,今年被评为全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又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金光闪闪的“五一”劳动奖章。这些她是当之无愧的。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