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我们都爱教师这个职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08
第5版()
专栏:教育

我们都爱教师这个职业
北京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 张永昌
我和我爱人,还有我的女儿,性格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也不一样,但是都热爱自己的职业——教师。
我在大学学的是经济,我爱人上的是音乐学院,我女儿是个高中毕业生。过去谁也没有想到当教师。
建国初期,领导上征求我的意见,是否愿意当语文教师?我说:“试试吧!”就这样,我走上了教育岗位。过了一年,我爱人也从机关调到学校,改行当了教师,于是我们夫妻变成了同行。由于受到我们的影响,我女儿到边疆插队后,也愉快地走上了教育岗位。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夫妻和女儿教的还都是语文。
如果说一开始我们就十分安心工作,那不是实话,在我们的工作发生变化后,我们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然而,和学生们一接触,经过一段教学实践,我们对教师这一行便产生了感情;如今,我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
热爱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唯有热爱才可能做出成绩。这是我多年的体会。由于我们都没学过语文专业,开始教学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于是,我和我爱人从1952年起,利用业余时间,上了三次学习语文专业的函授大学,前后算起来,学了十二年,有人开玩笑称我们是“老学生”。
我们对在边疆教学的女儿,总是在学习上、业务上给她以支持。我们在通信中,谈得最多的莫过于语文教学了。我女儿有时要上公开课,便向我们求援,这时我们夫妻便忙碌起来,审查女儿的讲稿,帮助她设计教学方案。如果得悉她在教学上有些进步,我们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在假期中,如果北京有什么学习机会,我们总是叫女儿回来参加,因为我们从自己长期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一个水平不高的教师,无论如何是难以很好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自己的欢乐与痛苦。在语文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偶有所得,便欣然忘食”。的确,没有什么比经过反复钻研而突然悟出一点道理更令人高兴的了。有一次,为了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我设计了一个新的教改方案,并动员我爱人和女儿一起试验。开始时,都碰了钉子,家庭的气氛,显得十分沉闷,我们的心情,也感到压抑。但是我们谁也没有灰心丧气。一个方案不行,再设计一个,满堂灌的教法终于被打破了,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这时在我们的家庭里,更充满了欢乐。
我们虽然年龄、学历不同,但总不忘记取长补短。我喜欢阅读政论性文章,我爱人和女儿则喜欢看文艺作品。由于工作需要,我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时间较多,我爱人则长于语法、拼音,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我女儿读的书少一些,但善于提出问题,引起大家思索。一遇见有什么教学研究活动,我们这个家庭,便活跃起来,各抒己见,各人把自己的拿手好戏奉献出来,家庭变成教研室,偶有争论,也乐趣无穷。
按教龄计算,我三十五年,我爱人三十四年,我女儿也已经十年。我们教过的学生,遍布全国,培养出来的教师,也为数不少了。接待学生的来访,看学生的来信,是特别令人愉快的事。看到一批批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成长起来,我们从精神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我们常常在一块说:如果一个人有第二次生命,问我们选择什么职业的话,我们将毫不犹豫地回答:“教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