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因纽特人的困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08
第7版()
专栏:域外拾零

因纽特人的困境
唐若水
随着现代文明的渗入,聚居在加拿大北部沿海一些终年冰天雪地村庄里的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老的猎刀已让位于新的猎枪,机动雪橇取代了狗橇,传统的“卡亚克”(一种小舟)也“演变”成了今天的摩托艇,而且电视也已进入了千家万户,把偏僻的幢幢冰屋与繁华的世界紧紧连在一起。
可是,近年来当地因纽特人的处境却日益艰难。一些西方国家为了使不断减少的海豹免于灭绝,联合起来对加拿大的“猎豹业”进行声势浩大的抵制运动,海豹皮的价格已从原先的三十三美元下跌至今天的四美元(而且要有幸卖得掉)!而出售海豹皮是当地因纽特人谋生的最主要手段。
由于海豹皮成了不值钱的“垃圾货”,豹皮市场便日趋萧条,因纽特人也逐渐失去了这个主要的经济来源。在潘奈顿村,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成了无事可干的“失业者”。一位优秀的猎手曼塔那决定另辟蹊径去打短工,否则便无法养活妻子和六个孩子。据统计,该村因纽特人有十三户背井离乡,破天荒地进城去谋生了,眼下村里大多数猎人饥寒交迫,依靠政府救济度日。虽然有些因纽特人仍在猎豹,但目的却只是为了把海豹肉当作食品(海豹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质和维生素A,是因纽特人不可缺少的“传统食品”),而不是为了海豹皮。一位老猎人不无伤感地说,“今天傻瓜才去卖海豹皮呢,还不够子弹钱!”因纽特妇女几乎个个都是制革能手,但今天,庭院中很少见到女人们在操劳。她们说,“卖皮太得不偿失了,还不如在家看电视!”
此外,出于国际上的压力,加拿大政府对因纽特人的“第二产业”——捕鲸业也作了限制,明文规定了每个村子每年的最高捕鲸数。这使本来就穷的因纽特人更是捉襟见肘。
因失业和贫穷引起的沮丧感象乌云似的笼罩在原先乐观豪放的因纽特人头上。虽然因纽特人传统上是严禁酗酒的,但现在却有不少男人借酒消愁,甚至还有人开始吸毒,殴打妻子出气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于是,加拿大已有人向政府提出质问:“海豹固然应该保护,但谁来保护我们的因纽特人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