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进行政治教育提高了农民爱国生产热情 苏南松江专区植棉任务接近完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6-03
第2版()
专栏:

  进行政治教育提高了农民爱国生产热情
苏南松江专区植棉任务接近完成
苏南松江专区是苏南主要产棉区,今年植棉任务为一百九十万亩,较去年增加五十一万亩。五月上旬,大部地区已完成播种任务百分之八十以上;根据各地播种情况估计,最后可能超过任务,达到二百万亩以上。
该专区所辖上海、南汇等六县,过去种植面积一般的比例是棉七稻三。在日寇和国民党统治时代,由于伪政府压低棉价、统制食米,农民在出售棉花时,花价偏低,卖了花买米时,米价往往提高,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棉农靠种花不能维持生活,因此种棉面积逐年减少。到一九四七年,已缩减到棉三稻七。去年,当地人民政府帮助棉农解决实际困难,又保证了棉粮适当比价,棉农已得到实际利益,但因过去的历史教训还留下深刻的影响,所以棉农对今年扩大棉田还有顾虑。许多乡干部和农民这样说:“过去种棉赌运气,去年种棉有了利,今年多种没主意。”为了帮助农民打定主意,完成植棉任务,该专区进行了以下的一些工作。
进行政治动员结合经济算账 群众都知道了为什么要种棉
该专区中共党组织及政府机关经过分析研究,首先掌握了该区目前新的情况和特点:第一,土地改革完成,农民生产情绪高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第二,产棉县份紧靠上海市,农业生产品绝大部分商品化,只要农民知道种什么作物合算,就会种什么。从这个情况出发,该区在动员农民植棉的工作中,一开始就注意了政治动员结合经济算账。在抗美援朝运动当中,各地召开控诉会时,各棉区都注意引导农民回忆过去种棉花失利的原因,并对比今天种棉花的意义和利益。经过了控诉、回忆、对比,群众政治觉悟大为提高。领导干部及时进行了进一步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时并利用各种场合、各种形式,普遍宣传奖励植棉的政策。提出“多种棉花就是爱国”和“土地归了家,多种几亩花”等口号,并展开了群众性的植棉算账运动。经过这样的宣传教育,一般农民都能正确地回答出为什么要种棉花的问题:一、多种棉花就可以增加国家力量;二、多种棉花上海纱厂就都能开工;三、种棉花自己的生活可以改善。
与反动地主和特务作斗争 农民顾虑消除种棉热情更高
经过前一段的思想发动,各区、乡在讨论植棉任务及按户打谱时,发现农民还有顾虑:即怕花种多了价难保,怕粮食肥料得不到供应,怕雨多不收花、虫多无法治等。各县、区因此又组织棉农座谈会,用克服自然灾害的实际例子,说明雨多、虫害并不可怕,又说明开展预购工作可以保证棉花价格和粮食、肥料的供应。当棉农顾虑逐渐消除时,反动地主和特务又到处散播“正月十七西南风,十亩棉田九亩空;二月十七西南风,十亩棉田九亩雄;三月十七西南风,十亩棉田九亩虫”等谣言,影响了少数农民植棉信心。这时又结合镇压反革命工作,揭破谣言和破除迷信。如地主金友堂焚香祷告“谁种棉花谁受贫,蒋美来了大翻身”,被农民发觉后将他扭送法庭。这样,农民在反特务斗争中,进一步受到了教育,明确地认识到种棉花又爱国又利己,自动开家庭会订计划,纷纷将种花地插了植棉牌——在土地改革后分得的地上种的叫“翻身棉”,种洋棉的田叫“抗美棉”,用稻田、豆田改种的叫“兴家建国棉”;并积极增加植棉投资。过去棉田施肥很少或不施肥,今年嘉定、宝山、南汇、上海等县棉田,均比去年平均增肥一倍。
检查播种准备解决播种困难 全区热烈展开植棉竞赛运动
为了确保棉农植棉计划的完成,专区各县在四月下旬,组织各县的区植棉指导委员会(由区乡干部和有植棉经验的老农组成)和区、镇及基层合作社的大批干部,深入各村进行检查,并帮助解决播种困难。检查中,发现嘉定县许多户定计划没有通过妇女同意;而播种、锄草、打虫、摘花等农活大部都是妇女担任的,如妇女不同意,原计划就难实现。因此,又组织妇女会、家庭会讨论。提高了妇女的生产情绪。检查中又发现因棉田施肥多,有的农民感到挤了稻田肥料,因而对棉田增肥有了犹豫。因此又发动群众互相检查肥料、种籽、农具等准备情况,并逐户登记;由合作社代购肥料,或用预购棉花办法解决。如上海县合作社,除完成原任务二十亿元的肥料贷款(发放肥饼)外,又在检查中供给肥饼三千五百多片,并推行了预购工作。在这些具体困难解决后,即发动了村与村、街与街、户与户、妇女与妇女的植棉挑战竞赛。竞赛条件是:一、完成植棉计划并争取超过;二、整地排水按时播种,多施肥料,选好种籽;三、补苗保苗,及时锄草。全区的植棉竞赛运动,在这些条件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胜利地完成了播种任务,而且群众的政治觉悟也在生产运动中同时提高了。
(阎濂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